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76篇 |
免费 | 3436篇 |
国内免费 | 18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3篇 |
儿科学 | 512篇 |
妇产科学 | 210篇 |
基础医学 | 1880篇 |
口腔科学 | 551篇 |
临床医学 | 3862篇 |
内科学 | 2922篇 |
皮肤病学 | 312篇 |
神经病学 | 624篇 |
特种医学 | 1327篇 |
外科学 | 2623篇 |
综合类 | 8817篇 |
现状与发展 | 9篇 |
预防医学 | 3697篇 |
眼科学 | 256篇 |
药学 | 3918篇 |
36篇 | |
中国医学 | 3343篇 |
肿瘤学 | 13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0篇 |
2023年 | 569篇 |
2022年 | 1075篇 |
2021年 | 1259篇 |
2020年 | 1104篇 |
2019年 | 621篇 |
2018年 | 658篇 |
2017年 | 840篇 |
2016年 | 686篇 |
2015年 | 1199篇 |
2014年 | 1520篇 |
2013年 | 1931篇 |
2012年 | 2859篇 |
2011年 | 2858篇 |
2010年 | 2653篇 |
2009年 | 2360篇 |
2008年 | 2534篇 |
2007年 | 2404篇 |
2006年 | 2101篇 |
2005年 | 1734篇 |
2004年 | 1341篇 |
2003年 | 1055篇 |
2002年 | 757篇 |
2001年 | 728篇 |
2000年 | 570篇 |
1999年 | 218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14篇 |
1963年 | 11篇 |
1962年 | 8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11篇 |
1957年 | 11篇 |
1956年 | 7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Tiao-chun CHENG Han LI Xi LUO Lin-ling JU Lin CHEN Jian-guo SHAO Yong-jun SHE Min LI Zhao-lian BIAN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2021,(6):1205-1213
Objective: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In recent years,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cysteine-rich angiogeni...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儿童地中海贫血红细胞相关参数的特征及其筛查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40例地中海贫血患儿为观察组,2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外周静脉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A2 (HbA2)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性别、基因分型地中海贫血患儿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其筛查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HGB、MCV、MCH明显低于对照组,RDW、HbA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红细胞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MCH、RDW、HbA2明显高于α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RDW、HbA2诊断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分别为91.76%、94.12%、72.94%、77.65%,特异度分别为62.00%、58.00%、72.00%、84.00%,曲线下面积(AUC)...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温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24 h尿蛋白(24 hUP)、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西安航天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温脾泄浊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治疗结束当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UP和血清LPO、白细胞介素6 (IL-6)、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BUN、24 h UP含量及血清LPO、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BUN、24 hUP含量及血清LPO、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状况及预后,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因状况分为原发组120例和继发组40例。入院后,所有患者针对病情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服用降压药物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心肌耗氧量(MOC)、左室射血阻抗(LVER)],超声心动图参数[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定期随访患者3年,比较两组患者第1、2、3年的血压水平、合并症发生率和存活率,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原发组患者的LVEF、LVEDP、MOC、LVER分别为(68.13±5.25)%、(1.48±0.59) kPa、(27.83±1.86) mL、(13.36±2.44) kPa·s/L,明显高于继发组的(63.77±6.77)%、(1.23±0.27) kPa、(17.68±4.79) mL、(11.23±0.39) kPa·s/L,差异均...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生物陶瓷冷热敷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生物陶瓷冷热敷曲池、合谷、肩髃治疗肩手综合征42例,并设针灸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6.19%(P〈0.05)。结论本法对肩手综合征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且具有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7.
78.
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蛋白表达与表现型转变及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的失分化与其表现型转变及增殖的关系。 方法 采用电镜形态定量及蛋白印迹 (Westerblot)方法检测家兔主动脉SMC在原代培养过程中肌丝体密度及收缩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 ,并分析这些变化与细胞增殖状态的关系。 结果 根据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分析 ,原代培养SMC的增殖可分为 3个阶段 ,即潜伏期 (第 1~ 6d)、对数增殖期 (第 6~ 12d之间 )和增殖后静止期 (第 12d以后 )。电镜定量显示 ,胞质中肌丝的体积密度均值由培养前的 (32 14± 1 4 4 ) %下降至潜伏期末的 (18 36± 2 0 1) % (P <0 0 5 ) ;然后逐渐增高 ,到细胞进入增殖后静止期第 3d恢复至培养前水平 [(32 5 0± 1 2 1) % ;与培养前相比 ,P >0 0 5 ]。Westernblot分析显示 ,培养过程中平滑肌特异型收缩蛋白 ,如α SM肌动蛋白、SM肌球蛋白重链随培养时间逐渐降低 ,其中作为血管SMC成熟标志的SM肌球蛋白重链亚型 2在培养第 9d后消失 ;而非肌细胞型收缩蛋白 ,β NM肌动蛋白则随培养时间逐渐增高。上述蛋白含量的变化不随细胞增殖状态及肌丝的消涨而波动。 结论 体外培养血管SMC的表现型转变和失分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前者与SMC的增殖状态密切相关 ,可能是肌丝系统为适应细胞分裂而发生的可逆性重组 ;而 相似文献
79.
雷公藤内酯醇、顺铂对骨肉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制剂雷公藤内酯醇(TP)和顺铂(PDD)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寻求骨肉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 将TP与PDD单独及联合于MG6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结果 TP在1~125μg/ml的范围内对MG63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DD在1~20μg/ml的范围内对MG63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P1~15μg/ml和PDD1μg/ml联合对MG63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TP10~15μg/ml和PDD1μg/ml联合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二者单独及联合对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均有明显时间依赖性。结论TP与PDD单独及联合均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和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14例慢性鼻及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鼻黏膜组织中Foxp3的表达和Foxp3+Treg细胞的浸润情况,并与糠酸莫米松喷鼻1个月后的鼻息肉组织进行比较。结果正常鼻黏膜组织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中Foxp3+细胞数分别为(125±35)、(41±15.4)、(144±33)个/mm2(P<0.05);Foxp3+CD4+细胞数分别为(115±22)、(37±11)、(133±17)个/mm(P<0.05);Foxp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0.15、0.25±0.11、0.67±0.24(P<0.05)。结论Foxp3+Treg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数量减少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有关,鼻内糖皮质激素可显著增加鼻息肉中的Foxp3+Treg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