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203篇 |
免费 | 4329篇 |
国内免费 | 22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4篇 |
儿科学 | 623篇 |
妇产科学 | 272篇 |
基础医学 | 2310篇 |
口腔科学 | 712篇 |
临床医学 | 4776篇 |
内科学 | 3638篇 |
皮肤病学 | 384篇 |
神经病学 | 755篇 |
特种医学 | 1658篇 |
外科学 | 3306篇 |
综合类 | 11114篇 |
现状与发展 | 12篇 |
预防医学 | 4611篇 |
眼科学 | 334篇 |
药学 | 4952篇 |
46篇 | |
中国医学 | 4223篇 |
肿瘤学 | 17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1篇 |
2023年 | 701篇 |
2022年 | 1354篇 |
2021年 | 1576篇 |
2020年 | 1392篇 |
2019年 | 775篇 |
2018年 | 823篇 |
2017年 | 1063篇 |
2016年 | 869篇 |
2015年 | 1480篇 |
2014年 | 1899篇 |
2013年 | 2431篇 |
2012年 | 3561篇 |
2011年 | 3607篇 |
2010年 | 3298篇 |
2009年 | 2973篇 |
2008年 | 3197篇 |
2007年 | 2995篇 |
2006年 | 2633篇 |
2005年 | 2160篇 |
2004年 | 1672篇 |
2003年 | 1334篇 |
2002年 | 956篇 |
2001年 | 925篇 |
2000年 | 699篇 |
1999年 | 283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8篇 |
1965年 | 13篇 |
1964年 | 17篇 |
1963年 | 14篇 |
1962年 | 10篇 |
1959年 | 12篇 |
1958年 | 14篇 |
1957年 | 14篇 |
1956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护士在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比率达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以上是死于抗菌药物滥用。滥用抗菌药物的严重后果是细菌耐药性增强、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医疗费用的猛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33.
不同性别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士观察量表评定结果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士观察量表在对不同性别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制定护理对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护士观察量表对男女 2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 ,对照分析 2组间的因子分及问题条目。结果 共完成病例10 0例 ,男女各 5 0例 ,2组患者的社会能力、激惹、迟滞、精神病、抑郁 5个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条目分析 ,男性组问题少 (6个 )而集中 (归于社会兴趣与个人整洁 2个因子 ) ;女性组问题多 (12个 )而分散 (归于社会兴趣、迟滞、个人整洁、激惹和社会能力 5个因子 )。结论 护士观察量表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量化、客观的观察指标。不同性别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心房纤颤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42例心房纤颤患者 ,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和阿斯匹林组两组。另选 2 1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葛根素组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葛根素 5 0 0mg静脉滴注 ,1次 /d ,连续 2周 ;阿斯匹林组用阿斯匹林 15 0mg ,1次 /d ,连续口服 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标志物P选择素和内皮功能受损标志物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 ,心房纤颤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显著增高。经葛根素与阿斯匹林治疗均可降低P选择素、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且葛根素和阿斯匹林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心房纤颤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内皮功能受损 ,葛根素可显著改善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细胞功能 ,且能与阿斯匹林相媲美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过滤伞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20例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成形术患者,均采用过滤伞保护装置,术后短期随访。大体观察回收的过滤伞,观察围手术期间死亡、脑栓塞情况以及脑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全部过滤伞成功放置,支架成形术均成功实施,回收的20个过滤伞中18个发现组织碎片,无手术死亡,无症状性脑血栓栓塞,临床短期随访均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过滤伞能有效防止脑血栓事件的发生,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的慢性肺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免疫调节、抗炎、促再生等特性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动物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一定效果,且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基础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是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中生理相关且功能强大的组成部分。因此文章对间充质干细胞胞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快速制备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模型的方法。方法取20个猪胸腰段3联体标本,上下椎体行环氧树脂包埋,中间椎体中部一侧前1/3、2/3处用直径为3.2 mm的钻头钻孔,平行对穿椎体,造成中间椎体的有限性损伤,游标卡尺测量骨折前L1椎体前缘高度,记为完整椎体的高度(HInt)。将9 kg不锈钢锤置于高0.5 m高处,沿引导杆垂直撞击标本,若L1椎体无骨折迹象则升至0.6 m的高度,若有骨折迹象则将钢锤降至0.4 m,在0.5 m的基础上以0.1 m递增或递减进行多次撞击,直至L1形成爆裂性骨折,记录撞击总能量,撞击总能量E=mgh1+mgh2+…+mghn。爆裂性骨折形成后再次测量L1椎体的前缘高度,记为HFr并对所形成的爆裂性骨折模型行影像学检查。结果骨折前椎体前缘高度为(27.405±1.453)mm,骨折后椎体前缘高度为(17.784±1.362)mm,骨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撞击高度为0.5 m时有4个爆裂性骨折模型形成,当累计撞击高度为0.9 m时有13个爆裂性骨折模型形成;当累计撞击高度为1.3 m时有3个爆裂性骨折模型形成。累计平均撞击高度为0.865 m;累计平均撞击能量为76.313 J。影像学显示所有标本椎体均造成典型爆裂性骨折。结论采用上下椎体包埋,中间椎体有限损伤,多次撞击实验可以制作典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模型。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观察健康受试者注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1)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选择28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1、2、4、6g单次给药组,每组人数分别为6、8、8、6例,男女各半,多次给药组纳入8例受试者,多次静滴药品,2g/次,bid,多次给药7d。观察受试者给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所有受试者全部完成试验,单次和多次静脉给药对受试者的生命体征,血、尿、粪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血液生化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影响。多次给药组发生3例不良事件,其中1例为轻度头晕、口周部疱疹样水泡和腹胀,2例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增高,未采取干预措施或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健康受试者单次及多次静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1)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