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6篇
  免费   3436篇
  国内免费   1826篇
耳鼻咽喉   273篇
儿科学   512篇
妇产科学   210篇
基础医学   1880篇
口腔科学   551篇
临床医学   3862篇
内科学   2922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624篇
特种医学   1327篇
外科学   2623篇
综合类   8817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3697篇
眼科学   256篇
药学   3918篇
  36篇
中国医学   3343篇
肿瘤学   1366篇
  2024年   460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1075篇
  2021年   1259篇
  2020年   1104篇
  2019年   621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840篇
  2016年   686篇
  2015年   1199篇
  2014年   1520篇
  2013年   1931篇
  2012年   2859篇
  2011年   2858篇
  2010年   2653篇
  2009年   2360篇
  2008年   2534篇
  2007年   2404篇
  2006年   2101篇
  2005年   1734篇
  2004年   1341篇
  2003年   1055篇
  2002年   757篇
  2001年   728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8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7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冠边缘材料与位置对人牙周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冠边缘材料和位置对人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对需作全冠或双端固定桥修复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患者的30颗牙,在牙体预备前、全冠或双端固定桥黏固后7~8周,分别记录其颊侧牙龈的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并测量其龈沟液(GCF)量、龈沟液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AST活性).全冠或固定桥黏固前后分别测量冠边缘间隙.暂时冠和全冠黏固后对患者各行1次口腔健康教育.结果 全冠黏固后7~8周,全冠对应牙龈的PD、 SBI≥2频率、GCF量及AST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PLI≥1的频率明显下降.结论 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制作精良的全冠黏固后7~8周,金属边缘、烤瓷边缘、平龈冠边缘、龈下冠边缘均不会引起人牙龈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颞下颌关节MR三维影像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颢下颌关节MR三维影像重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提供优化技术参数与支持。方法:采用新型磁共振机对双侧颢下颌关节区和下颌骨、下牙列进行冠状位磁共振扫描。并进行MR三维影像重建。结果:MR三维重建后的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及下颌骨、下牙列具有良好的形态、清晰的边界;通过透明化处理,可以去除遮挡部分而清晰显示感兴趣部位。扫描及重建时间,较以往均明显减少。结论:颢下颌关节的MR影像三维重建简单易行、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牙缺失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Ⅰ期植入398枚种植体,3~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完成烤瓷修复体修复.结果:Anthogyr种植体修复后随访1~4年,累计成功率为96.7%.结论:Anthogyr种植系统固定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3172个根管充填质量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通过数字化X线图像 ,分析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临床医师和进修医师根管充填的质量及继续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 6名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的临床医师 (A组 )和 8名进修医师 (B组 )分为两组 ,这两组医师在 2 0 0 3年 4~ 9月间随机完成根管治疗 2 0 4 3颗牙 ( 3172个根管 ) ,对两组根管充填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患牙根管治疗总体适充率为 4 9 6 % ,A组患牙和根管适充率分别为 5 9 9%和 6 3 9% ,明显高于B组的 4 0 1%和 4 7 4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B组前 2个月根管适充率为 4 0 0 % ,后 2个月提高为 5 7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且后 2个月根管适充率在前磨牙和磨牙与A组接近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组根管充填质量较好 ;B组在半年内根管充填质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修复后1年内种植体周围龈沟液 (PISF)中蛋白含量的变化 ,初步探讨其变化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的关系。方法 :以基台连接术后1~1.5月为基线 ,在修复体完成后3、6、12个月时 ,对12名患者26颗Branemark种植体的52个位点进行临床及PISF蛋白含量检测。结果 :各时期粘膜炎组的PISF蛋白含量普遍高于健康组 ,且有随粘膜炎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 ,重度粘膜炎组的PISF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 (P<0.05)。骨丧失位点的PISF蛋白含量高于无骨丧失的位点。结论 :PISF蛋白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钟状晚期牙胚和成熟牙及牙周组织的特殊染色应用.方法:钟状晚期的人牙胚和成年大鼠的牙及牙周组织石蜡切片,用改良的Gomori和Mallory染色法染色,镜检染色结果.结果:改良Gomori染色,可将钟状晚期牙胚中的釉质基质与牙本质基质、牙及牙周组织中的硬组织与软组织、骨与软骨、染成2 种不同的颜色,便于识别和区分.各种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清晰.结论:牙发育和牙及牙周组织教学科研切片,用改良的Gomori染色,利于观察研究,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研究热休克蛋白47(HSP47)重组质粒pTraeer—CMV—HSP47局部注射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口愈合的影响,探讨以HSP47质粒为摹础的基因治疗促进糖尿病皮肤创口愈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制备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皮肤创口愈合模型,创缘皮下局部注射HSP47重组质粒,观察其对皮肤创口愈合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创口愈合过程中HSP47和collagen Ⅰ的表达变化。结果:在糖尿病大鼠皮肤刨缘连续两次注射质粒后第3、6、9天.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HSP47重组质粒组比对照组能显著增加创口中的HSP47和collagenⅠ的表达。结论:在糖尿病大鼠皮肤创口周围注射质粒pTracer—CMV—HSP47,能明显增强HSP47和coilagenⅠ的表达,有助于改善创口愈合,HSP47可能是促进糖尿病皮肤创口愈合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人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PDGF-B)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使其感染牙周韧带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并检测其相关生物学变化.方法 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AdTraekCMV-PDGF-B,用Pine I酶线性化后,线性化质粒在细菌BJ5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载体质粒AdEasy I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PDGF-B,在HEK293细胞中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PDGF-B.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在HEK293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包装好的病毒感染PDLSC,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PDGF-B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r)法检测感染病毒后PDLSC的增殖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感染后细胞分泌I型胶原的变化.结果 重组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3 d后即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明显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PDGF-B表达.重组病毒能够感染PDLSC并表达蛋白,MTT结果显示感染Ad-PDGF-B后的PDLSC增殖能力明显加强.在感染后第4天,感染Ad-PDGF-B后的PDLSC组吸光度值为(0.68±0.0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I型胶原表达量增高.结论 利用新型腺病毒载体AdEasy系统可快速构建同时表达EGFP和PDGF-B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DGF-B,此病毒能够感染PDLSC并促进其增殖,同时增强I型胶原的表达,为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再生和种植体周韧带重建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建立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诱发口腔黏膜炎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结合左颊黏膜搔刮建立大鼠口腔黏膜炎模型。设立模型组和对照组,从自然过程、口腔黏膜炎指数、血象、骨髓象、病理检查等指标动态观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模型组大鼠于第7天开始出现口腔黏膜炎表现,发生率为80.00%;口腔黏膜炎指数在第11天达到峰值(2.04±1.80),4级以上口腔黏膜炎占39.29%(11/28);第18~21天病损基本恢复,期间大鼠体重持续下降,白细胞计数于第10天下降至最低点,骨髓增生度低下。结论成功建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诱发口腔黏膜炎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