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451篇 |
免费 | 28348篇 |
国内免费 | 137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19篇 |
儿科学 | 4531篇 |
妇产科学 | 1503篇 |
基础医学 | 15146篇 |
口腔科学 | 4934篇 |
临床医学 | 32211篇 |
内科学 | 22146篇 |
皮肤病学 | 3128篇 |
神经病学 | 4992篇 |
特种医学 | 9310篇 |
外科学 | 23683篇 |
综合类 | 74860篇 |
现状与发展 | 70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32624篇 |
眼科学 | 2828篇 |
药学 | 33056篇 |
373篇 | |
中国医学 | 26730篇 |
肿瘤学 | 107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3733篇 |
2023年 | 4094篇 |
2022年 | 8635篇 |
2021年 | 10540篇 |
2020年 | 9496篇 |
2019年 | 5176篇 |
2018年 | 5102篇 |
2017年 | 7222篇 |
2016年 | 5465篇 |
2015年 | 9704篇 |
2014年 | 13093篇 |
2013年 | 16664篇 |
2012年 | 23795篇 |
2011年 | 25153篇 |
2010年 | 22974篇 |
2009年 | 21040篇 |
2008年 | 21322篇 |
2007年 | 20367篇 |
2006年 | 18212篇 |
2005年 | 14714篇 |
2004年 | 10167篇 |
2003年 | 8213篇 |
2002年 | 6254篇 |
2001年 | 5799篇 |
2000年 | 4484篇 |
1999年 | 1554篇 |
1998年 | 343篇 |
1997年 | 285篇 |
1996年 | 293篇 |
1995年 | 254篇 |
1994年 | 251篇 |
1993年 | 155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96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53篇 |
1987年 | 64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55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42篇 |
1963年 | 17篇 |
1962年 | 18篇 |
1958年 | 13篇 |
1956年 | 16篇 |
1955年 | 16篇 |
1949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仁汤为张念志常用方剂之一,本方在呼吸科应用广泛,临床上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只需慎守湿热阻滞三焦气机之证,参以苔腻脉濡、大便不爽之症,并根据病情灵活加减便可获佳效。文章通过5则病案总结了张念志应用三仁汤的经验与体会,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考察不同时间采收的胡桃楸茎枝、叶和果实中总鞣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胡桃楸茎枝、叶和果实中总鞣质.结果 不同时间采收的胡桃楸茎枝、叶和果实中总鞣质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5.68、57.24、38.91 mg/g.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的动态变化无一定的规律,而胡桃楸叶和果实中总鞣质的量分别随叶和果实的生长而增加.结论 胡桃楸叶中总鞣质的质量分数最高,茎枝中总鞣质的质量分数最低.胡桃楸叶和果实中总鞣质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与各自的生长周期吻合.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观察杨振国术柏痛风汤治疗痛风疗效。[方法]将52例痛风使用术柏痛风汤,1剂/d,早晚各1次,水煎服。15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临床治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术柏痛风汤治疗痛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补肾化瘀法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比较方法,分中医组、中西医组两组,均为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和住院病人。每组各30例,共60例,疗程6个月,对蛋白尿及免疫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总有效率分别为中医组96.7%,中西医组93.33%。(2)两组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均有疗效(P0.05,P0.01)。(3)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均能降低血沉(P0.01,P0.05)。(4)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治疗均能降低dsDNA(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升高C4(P0.05)。结论:滋阴清热、补肾化瘀中药联合CTX能改善蛋白尿、调节免疫的作用,减少激素用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根据自愿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8例。A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B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C组采用单纯中药熏洗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分析。结果 A组治愈率为71.4%,B组为42.9%,C组为28.6%,A组明显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评价艾灸和针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疗效、疗效差异和疗法特点,为临床选择艾灸或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5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组间均衡原则随机分为艾灸治疗组(25例38只膝关节)和针刺治疗组(25例34只膝关节),两组患者均选取患病膝关节周围腧穴(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血海、内外膝眼、足三里、阿是穴)分别进行温和灸和毫针针刺治疗,通过JOA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及变化差异,并进行疗法特点的问卷调查。结果:艾灸组和针刺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减轻,JOA表康复评定差值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艾灸组和针刺组比较,针刺组的总体疗效好于艾灸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和针刺组治疗结束后,疗法特点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艾灸组掌握率为96%,针刺组掌握率为0%,艾灸组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掌握明显高于针刺组。结论:艾灸和针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有效治疗作用,但针刺治疗疗效优于艾灸治疗,而艾灸组患者大多学会艾灸治疗方法,所以,在针灸防治KOA临床运用中,医务工作者可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推荐并教授患者自行艾灸(温和灸)的方法进行治疗,也可选择针刺(或包含针刺在内的综合手段)治疗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医疗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体外培养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EGCG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水平。结果 EGCG处理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凋亡率也显著增高,呈量效关系;随着EGCG浓度升高,GRP7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EGCG可对食管癌细胞产生抑制增殖、诱导凋亡、降低侵袭和转移等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细胞内GRP78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FGFR-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行VEGF-C及其受体VEGFR-3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进行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并结合幄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膀胱组织VEGF-C及其受体VEGFR-3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水平表达VEGF-C、VEGFR-3,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癌细胞恶性度相关,有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