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6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94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61篇
内科学   238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272篇
综合类   63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302篇
  9篇
中国医学   341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的穴位特异性影响.方法:采用现代电生理技术,选择足阳明经"四白"、"地仓"穴及手太阳小肠经"颧髎"穴及"四白旁开点"做同步对照,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白组、颧髎组、地仓组、四白旁开组,每组8只,比较观察电针对禁食24 h麻醉状态下大鼠胃肌电的针刺效应.结果:电针四白、地仓穴组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效应以四自穴作用最为明显,地仓次之,与针刺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针颧髎、四白旁开点,对胃电活动则无明显作用,与针刺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具有经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52.
头孢霉AL031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韵梅  包蕾  鲍伟  范艳玲 《中药材》2004,27(4):270-272
采用滤纸片法 ,以 11株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为指示菌 ,对从头孢霉AL0 31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到的 14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细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新化合物 :S ( ) 5 羟基蜂蜜曲菌素、S ( ) 7 羟基蜂蜜曲菌素和已知化合物 :蜂蜜曲菌素、2 ,4 -二羟基 3,6 二甲基苯甲酸、3,6 二羟基 2 ,4 二甲基苯甲酸、琥珀酸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活性 ,采用杯碟法 ,以三种细菌为指示菌 ,测定了具有抗菌活性的 6个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其MIC为 0 0 312 5~ 0 5mg/ml。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脑挫伤导致的氧应激和细胞Ca2 + 超载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挫伤模型组、牛磺酸 (高、中、低剂量 )治疗组与尼莫地平组。在给药7d后进行脑挫伤造模 ,造模后2h切取活体脑片以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 +水平 ;造模后24h分离大鼠患侧大脑皮层 ,以比色法测定脑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与丙二醛 (MDA )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牛磺酸各剂量组皮层胞内Ca2 + 、MDA水平显著降低 ,高剂量牛磺酸组皮层SOD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牛磺酸对大鼠脑挫伤导致的氧应激和细胞Ca2 +超载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探讨孕早期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 和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分泌期蛋白(ADAM12-s)、催乳素(PRL)和孕酮(P)水平变化及其与胚停育的相关性。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 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表达水平,并对测定结果及孕妇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与正常妊娠组孕妇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水平相比,胚胎停育组患者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平均中位数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和胚胎停育组孕妇血清内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水平与患者的孕周数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Person相关系数为正值,(P<0.05)。孕早期孕妇血清 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含量随孕周数增加而显著上升,可以作为预测胚胎停育的有效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剖宫产手术时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法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孕产妇89例,根据剖宫产时下推膀胱的时机不同,分为A组(47例)与B组(42例),A组为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组,B组为娩出胎儿后下推膀胱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年龄、孕次、产次、孕周、胎盘植入率)、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子宫切除、膀胱损伤和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差异。结果 A、B组孕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927. 76±356. 31) mL、(2 859. 55±477. 80) mL,输血量分别为(861. 72±91. 58) mL、(1 285. 73±162. 69) mL,手术时间分别为(1. 83±0. 87) h、(2. 71±0. 94) 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 37±1. 72) d、(6. 83±1. 56) d,产褥病率分别为10. 64%、28. 57%,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4. 89%、35. 7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 26%、19. 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26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0级率为36.2%,对照组为15.4%;护理组患者3级率为1.5%,对照组为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在渝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对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其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索影响健康教育开展的因素。方法:采用先整群后随机的多级抽样方法,用自编问卷对33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37名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6.1%;医务人员中62.6%的人认为健康教育有很大作用,89.6%的人愿意接受专门培训,45.4%的人表示在医护工作中经常进行病患健康教育,49.6%的人经常干预病人不良行为。结论:不同学历、职业、职称的医务人员对大部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知晓率无显著差异;他们对健康教育态度较积极,但实际运用不够,仍有必要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SHEL事故分析法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SHEL事故分析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25例次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结果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2012年1~12月发生护理缺陷4例次,较管理前(25例次)显著减少(P<0.05).结论 应用SHEL事故分析法对院前急救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明显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探索减轻临床护士压力的方法和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利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内、外、妇、儿,四大临床科室共10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在五个维度的压力源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得分高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环境及设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临床护士最突出的压力源特点,护士自身、医院和社会应采取有效对策,预防或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以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0.
文题释义:微弧氧化技术:是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一种技术,将金属材料(如,镁、铝、钛等)置于特定电解液中,通过弧光放电过程中瞬时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产生结合于金属表面的陶瓷膜层,该种方法制备的涂层材料具有高硬度、耐磨的特点。  种植体:是针对于人体自身牙齿缺失而植入上下颌骨内的人工牙根。性能优良的种植体需要同时具备高强度、耐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的特性。目前复合材料类如金属表面添加陶瓷涂层材料,具有上述多种材料特性而被临床选择。 背景:采用普通电化学法可在钛及其合金表面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涂层,但该涂层吸收降解缓慢,需要8-12周的时间。而微弧氧化可在复杂表面形成均匀薄膜,有利于细胞黏附和骨组织长入。 目的:探索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对成骨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电化学法与微弧氧化法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检测两种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将成骨细胞系hFOB1.19接种于两组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表面,培养48 h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形态变化;培养1,12,24,48,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1,3,5 d时,比较两组材料表面细胞计数与碱性磷酸活性;培养第5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微弧氧化组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小于电化学组[(66.5±2.2)°,(52.8±2.1)°,P=0.001 5)];②扫描电镜显示,电化学组成骨细胞形态不规则,胞体皱缩不饱满,与材料贴合较差;微弧氧化组细胞充分伸展,形态扁平,与材料贴合紧密;③微弧氧化组12-72 h的细胞增殖快于电化学组(P < 0.05),培养3,5 d的细胞计数多于电化学组(P < 0.05);④微弧氧化组培养1,3,5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电化学组(P < 0.05);⑤微弧氧化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均高于电化学组(P < 0.05);⑥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骨向分化能力。 ORCID: 0000-0003-2787-4667(王艳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