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糖皮质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占到首位,且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目的:主要对他汀类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1980-01/2010-12关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股骨头坏死;他汀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成骨细胞”或“ONFH;Corticosteroids;  statins;  Osteoblast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他汀类药物修复治疗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文章,初检得到16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4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多发性的疾病,其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他汀类药物能有效纠正激素所导致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状态,减轻股骨头内的骨细胞损害,可以延缓或阻止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变形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2.
背景: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能够通过稳定低氧诱导因子使其下游基因表达上调,进而对细胞凋亡发挥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对无血清培养引起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分离传代培养并鉴定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应用无血清(无血清对照组)及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正常对照组)的DMEM培养基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48,72 h,实验组在无血清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 mmol/L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 结果与结论:实验所获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细胞表型鉴定和三系分化鉴定证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无血清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 < 0.01)。说明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可拮抗血清剥夺引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是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近几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目的:对国内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Foreign Medical Journal Service数据库中1982-01/2011-10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方法;示踪技术”或“bone marrow,labeling,Trace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29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示踪技术众多,主要有同位素示踪法、抗原标记法、荧光蛋白标记法、荧光染料标记法、核磁共振对比增强剂标记法、Lac-Z基因标记法、Y染色体标记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选择的标记方法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细胞或机体影响小、标记和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标记时间合适等特点。种子细胞的示踪技术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4.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可导致高凝状态甚至深静脉血栓。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止血带与高凝状态关系。 方法:39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止血带组(n=20),非止血带组(n=19)。两组于术前、止血带组止血带放气后5 min及非止血带组术后均测定血液流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抗凝血酶-Ⅲ。 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TK、抗凝血酶-Ⅲ术后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 < 0.05)。止血带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较非止血带组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TK、抗凝血酶-Ⅲ较非止血带组明显降低(P < 0.05)。结果提示,全膝关节置换的创伤和止血带的使用均可导致高凝状态,但止血带可加重高凝状态,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95.
股骨下端是骨肿瘤的好发部位,对于进行性破坏的良性肿瘤,低度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早期,目前多采用大段骨切除,以期达到既切除肿瘤,减少复发,又保留肢体,恢复一定功能的目的。但瘤体切除后,如何修复和重建所遗留的骨缺损,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常采用瘤段切除后膝关节植骨融合术的手术方法。传统的方法是股骨远端作瘤段切除后,将胫骨劈下一半移向缺损处作滑动融台,同时用铜板或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9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选择46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28例,年龄21~85岁,平均(63±5)岁.通过术前临床检查及骨盆标准正位片测定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利用模板预测假体置入位置,估计股骨颈截骨平面及股骨距的保留长度.术中根据假体试模反复验证及软组织松解程度有效保持双下肢基本等长.结果术前双下肢等长的16例患者中.术后仅2例患肢延长超过1cm.术前患肢短缩1.5~5.5cm的30例患者中,术后仅3例短缩或延长超过1.5cm.40例患者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7.3个月,除2例外均无跛行.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术前测量评估,术中反复测量验证,可有效的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7.
背景:单纯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较差,若同时加入相关细胞因子可更好的发挥作用。目的:综述相关细胞因子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89/2009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科相关疾病、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等文献报道。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生长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生长转化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被证实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促进骨痂的愈合。因此临床中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技术相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最大程度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
背景: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糖皮质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占到首位,且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的:主要对他汀类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1980-01/2010-12关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股骨头坏死;他汀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成骨细胞"或"ONFH:Corticosteroids;statins;Osteoblast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他汀类药物修复治疗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文章,初检得到16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4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多发性的疾病,其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他汀类药物能有效纠正激素所导致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状态,减轻股骨头内的骨细胞损害,可以延缓或阻止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变形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
背景:目前股骨头坏死模型还不能很好地模拟临床股骨头坏死情况,利用微波灭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是其具体的标准尚未确定。 目的:探讨微波灭活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适宜温度和时间。 方法:将48只大白兔按数字随机法分为4组,将微波天线插入兔股骨头,4组分别以不同的时间(10,20 min)和温度(50,55,60 ℃)进行股骨头微波灭活,灭活后即刻、1,2,4,8和12周,观察兔行为、利用X射线、MRI检测股骨头影像,并观察股骨头切片的组织坏死及修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50 ℃ 10 min条件微波灭活1周后,部分兔股骨头骨髓组织凝固变性,8周时坏死骨小梁及骨髓组织完全吸收。55 ℃ 10 min微波灭活1周后,兔股骨头骨髓组织凝固,2周时股骨头出现T1相信号减低、T2相信号增高区,4周时坏死与修复同时进行,12周时骨修复停止,骨坏死继续,股骨头开始塌陷。50 ℃ 20 min和60 ℃ 10 min微波灭活8周后,所有兔股骨头塌陷变形。由此认为,采用55 ℃ 10 min微波灭活股骨头是制作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其股骨头变化符合临床病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双相陶瓷生物骨(biphasic ceramic biologic bone,BCBB)、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骨修复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模型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该组织工程骨修复FHN的效果。方法取32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共64侧股骨头,微波灭活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6侧。A组:空白对照组;B组:植入BCBB/BMP/bFGF;C组:植入BCBB/BMP/bFGF/MSCs;D组:植入自体松质骨。术后2、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4只。行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钙含量及钙磷比检测、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A组8周和12周各有一侧股骨头塌陷;B组2周时纤维结缔组织生长活跃;C、D组12周时植骨区与宿主骨界限不清。②X线评分:12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