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背景: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过程中局部骨痂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明显降低,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目的:观察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成骨细胞增殖和骨钙素表达,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9/12在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40只SD雄性大鼠,30只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破坏胰岛细胞诱导为糖尿病大鼠后,随机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模型对照组,10只为正常对照大鼠,腹腔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方法:4组大鼠右胫骨上段骨折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30 μg/kg ,胰岛素组用胰岛素治疗,6~8 U,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未进行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伤后第1,2,4,6周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光镜下观察骨痂内成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血清骨钙素表达。 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X射线片显示骨痂生成量多,骨折愈合程度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P < 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光镜观察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各组血清骨钙素均呈上升趋势,在第2周达到峰值,第4周下降,至第6周进一步下降。模型对照组骨钙素升高幅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低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正常对照组的骨钙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可提高骨钙素水平,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胰岛素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非影像依赖型计算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学习曲线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应用非影像依赖型无线导航技术(导航组)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KSS.A类患者19例22膝,男5例5膝,女14例17膝,平均年龄64.53岁;同期应用器械定位技术(非导航组)41例45膝,男11例12膝,女30例33膝,平均年龄66.34岁.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下肢力线和关节活动度无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力线内或外翻偏差、早期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及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导航组手术时间比非导航组长,但随手术例数增加及经验积累呈逐渐下降趋势,实施5例手术后因导航技术增加的手术时间平均小于17 min.导航组出血量(555.26±152.66)ml,非导航组(647.56±146.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导航组术后下肢力线内或外翻偏差角度平均1.159°±1.322°,非导航组2.48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两组股四头肌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天导航组患者伸膝迟滞均小于25°.结论 导航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安放的准确性,学习曲线短,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比传统定位技术快.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l例(44足)累及跟距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必要时自体髂骨植入治疗.采用Palmer外侧入路,保持跟骨高度,恢复B0hler角和Gissane角,使距下关节面平整.36足采用跟骨解剖钢板压迫于跟骨外侧面.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8例用交叉克氏针从跟骨后面进针固定骨折块.结果 41例随访时间9~27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优26足,良13足,可5足.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能减少骨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我院自1997年11月-1998年12月采用哈氏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9-51岁,平均30岁。按Denis分类:A3例,B7例,E2例。术前伤椎前线高度为上下椎平均的43.2%(0-75%),Cobb角平均为33°(16-43°)。术后伤椎前线高度恢复到90.4%(649-100%),Cobb角减小到15°(4-21°)。作者认为哈氏棒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脊柱后路固定方法,使用Luque钢丝能使内固定更加稳固,术中根据Denis分类来决定探查的节段和范围,避免了盲目性,并运用外撑开器先行轴向撑开复位,使椎体复位及椎管容积恢复满意,术毕无…  相似文献   
25.
目的:模拟临床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开窗法的手术过程制备缺损模型,并植入bFGF/PDP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部分脱蛋白骨),以探bFGF对股骨头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切开关节囊,在头颈交界处开窗,建立缺损模型.48侧股骨头随机分为3组:A组植入bFGF/PDPB;B组植入PDPB;C组为空白对照.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制备墨汁灌注标本,样本行X线及病理学观察,骨钙含量测定,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X线、病理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表明:A组在术后2、4周和8周股骨头缺损区修复组织无论在血管生成方面还是在新生骨组织的质量方…  相似文献   
26.
骶髂关节化脓性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7例骶髂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例,发现两种临床类型的存在(急性5例,慢性2例),其临床表现隐匿多样,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髋关节疾病、臀肌及骨盆疾病、下腹部疾病相混淆,作者认为骶髂关节化脓性感染虽然少见,但并非罕见,由于其较少地表现为单纯的局部症状和体征加之认识不足,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或延迟诊断,同位素扫描及关节穿刺检查被证明是早期诊断该疾病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龚跃昆  李世和 《云南医药》1998,19(3):233-233
7例骶髂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龚跃昆李世和骶髂关节化脓性感染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症状多样,较少地表现为单纯的局部体征,常误诊或延迟诊断。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7例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临床资料近5年来我院共收...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枚空心钉加压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11月-2003年1月对8例成人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在牵引复位成功后,C-臂监视下经颈前路行单枚空心钛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月-15个月,平均时间为13个月。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出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结论前路单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保留了寰枢间运动功能,在具备手术适应症时应作为Ⅱ型齿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9.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可导致高凝状态甚至深静脉血栓。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止血带与高凝状态关系。 方法:39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止血带组(n=20),非止血带组(n=19)。两组于术前、止血带组止血带放气后5 min及非止血带组术后均测定血液流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抗凝血酶-Ⅲ。 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TK、抗凝血酶-Ⅲ术后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 < 0.05)。止血带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较非止血带组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TK、抗凝血酶-Ⅲ较非止血带组明显降低(P < 0.05)。结果提示,全膝关节置换的创伤和止血带的使用均可导致高凝状态,但止血带可加重高凝状态,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30.
刘劲松  吴仕峰  李溪  赵峻  龚跃昆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5):12-14,I0003
目的:通过对大鼠嗅鞘细胞早期原代培养的克隆样生长进行人为干预,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贴壁及再分布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云南省肿瘤研究所完成。①将取自成年SD大鼠嗅球的嗅鞘细胞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②将纯化后的细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于干预前1d换液,次日倒掉上清液,加入1.25g/L胰酶,加入量以刚浸没瓶底为宜。置于37℃培养箱消化3min,待镜下示胞体回缩变圆时加入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并予以尖吸管反复吹打至镜下见大量细胞悬浮无明显克隆样细胞团为止。随后再加入适量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对照组不行任何措施。③采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生长的形态学特点,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嗅鞘细胞的生长情况及贴壁分布变化。结果:①干预前两组细胞的形态学观察:用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后,发现细胞早期呈克隆样生长,分布不均匀。②干预后两组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干预组细胞经消化吹打干预后均匀贴壁生长,无明显克隆样生长中心,细胞多呈双极或多极样形态,细胞立体感及折光性好,视野清晰,细胞增殖迅速,数天后即可长满瓶底;对照组细胞分布不均,培养至3周仍无法长满瓶底,仍呈克隆样生长状态,周边区域的细胞数量少,增殖缓慢。结论:嗅鞘细胞原代培养的早期需采取人为干预使细胞均匀分布贴壁生长,从而加快细胞的生长速度,缩短实验耗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