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目的 借助肩部CT图像和图像后处理技术优化肩胛骨骨折等体位受限患者肩胛骨侧位X线摄影体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580例肩部CT平扫病例影像,借助肩胛骨的容积重组(volume reformation,VR)与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像找出肩胛骨侧位显示最佳的位置、测出其相较于标准后前位时绕躯体的旋转角度值,并对性别和年龄段与该角度测量值的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针对体位受限患者的肩胛骨侧位X线成像体位,并以临床实践进行验证。结果 体位受限患者最佳的肩胛骨侧位体位设计为患者面向探测器,患侧贴近探测器并使身体正中冠状面与探测器成约(59.70±6.26)°夹角;年龄段和性别对该角度的测量值均无影响,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践显示该体位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肩胛骨侧位均能得到较好的显示。结论 肩部CT图像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可用于肩胛骨骨折等体位受限患者的肩胛骨侧位X线检查体位的优化,使摄取的肩胛骨侧位平片影像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泛影葡胺胶浆造影剂对气管造影的显影效果。方法:500例支气管造影中,男346例,女154例,年龄5-71岁,平均42岁,单侧85例,造影剂用量为10-15ml,双侧415例,用量为20-30ml。结果:肺叶、肺段、亚段支气管及分支显影良好487例,占97.4%,无咳嗽反应456例,占91.2%。结论:泛影葡胺胶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支气管造影剂,可取代碘化油和丙碘酮等。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胸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胸部并发症的临床与X线表现,实验室和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肾移植术后胸部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X线表现可分为4型:大叶性肺炎型36例(53%),支气管肺炎型26例(38%),栗粒型3例(4%)。结节型2例(3%)。其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30例(44%),其次为真菌22例(32%),结核杆菌11例(1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6%)。另外67例患者中还发现伴有心脏改变23例(30%),胸腔积液11例(16%)和胸膜增厚3例(4%)。结论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胸部主要的并发症,X线平片是诊断该病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指导治疗和判定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不同MRI序列显示乳腺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MRI序列显示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对79例乳腺癌和6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脂肪抑制(FS)成像、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序列、静态或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MRI序列对乳腺病变的显示检出情况.结果脂肪抑制成像序列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高于SE序列,SE序列有利于病灶病理解剖关系的显示,MR增强扫描可检出所有乳腺病灶且有助于明确病灶的内部结构、浸润范围及其血供情况.结论 SE、TSE应为乳腺MR检查的常规序列,脂肪抑制成像序列必不可少,MR增强扫描对病灶的定性诊断很有价值,尤其是FLASH动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25.
MRI对乳腺癌分期及其功能预后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国外研究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就MRI对乳腺癌TNM分期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近况,综述MRI对乳腺癌分期及预后评估的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0-01/2004-04有关MRI对乳腺癌分期及预后评估的文章,检索词“breast cancel,stage,prognosis,MRI”,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研究对象为人类: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01/2004-04有关MRI对乳腺癌分期及预后评估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乳腺癌,分期,预后,MRI”。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献,并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乳腺癌MRI的研究。②有关乳腺癌TNM分期及预后评估的研究。③乳腺癌MRI与钼钯、超声和物理查体的比较研究。排除标准为: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Ma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5篇有关乳腺癌MRI分期及预后评估的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7篇符合本研究要求一资料综合:17篇文献中,2篇研究乳腺癌MRI检查的优势,15篇分别从乳腺癌T,N,M分期方面予以评价,包括预后评估及MRI与钼钯、超声和物理查体的比较研究。结论: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清晰显示乳腺内隐匿性病变及病灶的大小、数目、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以及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大小、信号,发现邻近或远处组织器官的转移灶,证明MRI对乳腺癌术前正确分期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64排CT腰骶神经根重建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CT腰骶神经根重建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上有腰腿痛病史的患者进行64排CT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腰骶神经根重建。结果2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其中单个椎间盘突出11例,多个椎间盘突出12例。突出分型:中央型8例,旁中央型10例,椎间孔型4例,脱出型1例。结论64排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精确的显示椎管内部三维空间结构特征,明确脊髓、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部位、致压物的性质及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应用MRI评价乳腺癌行保乳术的可行性.方法 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了术前在体MRI检查,其中74例同时作了钼钯摄影,参照乳腺癌保乳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所需条件,分别分析患者是否适宜行BCS.术后对乳腺癌标本大体和显微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将MRI、钼钯与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I能够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数目、乳腺皮肤、胸壁和腋窝淋巴结状态,MRI判断39例(43.33%)可行BC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8.89%.钼钯判断37例(52.86%)可行BCS ,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78.57%.结论 MRI能为乳腺癌BCS患者的筛选提供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应用MRI评价乳腺癌行BCS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直肠内脱垂盆底形态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在手术前能区别直肠内脱垂中粘膜脱垂和全层套叠的影像学方法。材料和方法:66例直肠内脱垂和36例对照者均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等指标并结合手术中所见的盆腔变化。结果:41例患者在排粪中无盆底腹膜变化为直肠粘膜脱垂;25例盆底腹膜随直肠前壁下降为直肠全层套叠,伴直肠鞘部腹膜构成疝囊的直肠壁内疝。结论:本造影方法可准确区别直肠粘膜脱垂和全层套叠,并显示直肠壁内疝的疝囊,为临床治疗直肠内脱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分析直肠内脱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 6 2例直肠内脱垂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史回顾和信访调查 ,分析手术疗效和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直肠内脱垂手术有效率为 73% ,其中排便困难、肛门坠胀、便不尽感、手法协助排便及服用泻剂维持排便的有效率分别为77%、80 %、71%、86 %和 97%。结论直肠内脱垂必须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确认无效后 ,方可考虑外科治疗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0.
脑动脉CT可视化模型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脑动脉及颅底CT可视化模型进行脑动脉解剖学教学,评价该模型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64排CT机对10例健康体检者行脑血管CTA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ADW 4.2工作站利用VR、MIP及CPR进行颅底及脑动脉重建,完成颅底及脑动脉CT可视化模型,并应用于解剖学教学。选用10个有关颅底及脑动脉解剖学基本问题对30名实习医师(第一组)和30名进修医师(第二组)于授课前后进行两次测试,以评价脑动脉CT可视化模型的教学效果。结果脑动脉CT可视化模型显著提高了两组学生的平均测试成绩,授课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成绩上升幅度分别是36%(P<0.01)和24%(P<0.01)。课后学生对脑动脉CT可视化教学模型均反应良好。结论脑动脉CT可视化模型提供一个创新性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颅底及脑动脉复杂解剖结构及其空间关系的理解。随着进一步对脑血管及颅内疾病CT可视化模型的研制,CT可视化模型可用于指导外科手术和外科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