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关染色体疾病的X线诊断,近年国外已为重视,国内报道很少,兹以下列常见染色体病的有关临床X线诊断讨论如下: 一、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氏综合征,伸舌样痴愚,软白痴等名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病,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1/600~1/700(1.5‰)。核型为47, 21(占  相似文献   
2.
张琼  林颉  龚松林  徐辉 《护理研究》2012,26(17):1607
临床护理人员对病区的输液治疗目前只能靠估计或巡视病房后进行粗略管理;需续加液体时靠看治疗台上的药品,不能动态观察;病人因加药或拔针呼叫时,护士需往返治疗室查看后方可知晓;病人对每天的治疗进程不清楚。为了对病区静脉治疗能一目了然,且便于动态观察、掌握并及时进行核对、调整,特设计了一种医用治疗统计告知牌。  相似文献   
3.
林颉  张琼  龚松林  周婕 《护理研究》2012,26(15):1371
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有效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被临床广泛应用,皮下注射时生物利用度高。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因为同一部位重复注射,注射间距过小等原因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注射局部青紫、疼痛,增加病人痛苦[1]。为了避免  相似文献   
4.
桡骨远端骨折,以柯雷氏骨折最多见,系在1814年Abraham Colles首先详加描述,是指腕关节上4厘米内的桡骨骨折,并有远侧断端向背侧和桡侧的移位。目前对“Colles”骨折的定义已放宽使用到大多数的桡骨远端完全骨折。因为此骨折的发生率颇高,约占全身骨折的11%,成年人居多,又常伴随腕关节损伤,若不及时处理或治疗不当,可影响手的功能及劳动力,所以是外伤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是一门最新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早在四十年代中期,曾用于物理、有机化学、生化、生物等领域,以分析和鉴定同性物体的分子成份。1973年Lauterber等首先报道NMR成像术,近几年来由于它在机械和成像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才开始用于临床,NMR具有其他影像技术所不能提供的活体化学和结构信息,所以除能观察人体解剖和组织变化外.并可获悉某些生化和生理上的改变,这将使医学诊断疾病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而引起放射学界的极大重视。一、什么叫NMR:原子核内含有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人体的组织、体液中,大量存在着~1H原子(仅含质子),它约占体重的70%,并能在磁场中产生较强信号.为医学研究NMR提供了有利条件。带有正电荷的奇数原子核,如~1H原子很象一个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HES)130/0.4溶液和乳酸钠林格 (RL) 液术前扩容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清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被分为HES组和RL组,每组20例.另选15例健康体查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分为3组,每组10例,在静注咪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1mg/kg,维库溴铵0.1mg/kg后,3组分别予芬太尼3μg/kg(F组)、瑞芬太尼1μg/kg(A1组)、2μg/kg(A2组)后插管,观察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三组患者诱导后BP下降、HR减慢,与诱导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F组插管后3min内各项参数明显升高,与诱导前及A1、A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1组患者插管后各项参数变化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与A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插管后血压降低与诱导前无显著差异。【结论】瑞芬太尼1.0μg/比2.0μg/kg的效果好,更能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 法】60例需行人工流产术患者,ASAⅠ~Ⅱ级,平均年龄25±4(20~35)岁,体重41~61kg。按随机数字表分 为两组,一组为异丙酚组(P组),另一组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体重及手 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组病人异丙酚首次静注剂量为3mg/kg,R组瑞芬太尼静注剂量为 0.5μg/kg,异丙酚静注剂量为2mg/kg。两组待麻醉满意后开始行人工流产术。同时观察诱导时间,苏醒时 间,离院时间,并对麻醉效果进行分级评价。【结果】R组诱导、苏醒和离院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P 组诱导后3min时BP下降、HR减慢、SpO2降低比R组明显(P<0.05);R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P组(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 宫颈松弛程度优良,病人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应用的各种引流管在护理时均要妥善固定,以防脱出。我院通常使用固定引流管的方法有别针固定、床边挂钩、床边系绳法等。别针固定时易造成针刺伤,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而且会增加医疗成本;床边挂钩位置相对固定不便于患者床上活动;床边系绳法较别针麻烦且不美观易丢失污染。笔者平时在工作中找到的一个固定引流管的小窍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罗比卡因组(R组,n=20)。采用改良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S组0.375%罗比卡因25mL加10μg/mL舒芬太尼1mL,共26mL,R组0.375%罗比卡因25mL,加生理盐水1mL,共26mL。观察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注药后10、20、30min时HR、SPO2及ECG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S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R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5),镇痛效果、运动阻滞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改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