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认知疗法结合五行音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结合五行音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发现的轻、中度高血压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认知疗法加五行音乐组)和对照组(西药组)。疗程为12周。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血压和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SBP,t=9.6,15.8;DBP,t=7.9,11.4;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SAS、SDS组内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t=14.90,10.64;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69,1.75;P0.05)。结论认知疗法结合五行音乐具有降低血压及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24)、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 I)与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①治疗8周末两组HAM 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5.12,P<0.01);②两组G I评分治疗6、8周末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22,2.65;P<0.05),E I评分治疗8周末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95,P<0.05);③研究组治疗8周末除物质生活维度外,其他3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24,3.34,2.46;P<0.05)。结论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是否合并抑郁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lA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80例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抑郁34例(抑郁组)、非抑郁46例(非抑郁组)。男性比例、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IHSS评分、FPG、HblAc、TC、Hcy、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15分、FPG高、Hcy高是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男性、社会支持度高是并发抑郁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应通过积极控制血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加强社会支持来降低抑郁发生率,同时应重点关注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24.
术前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前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告知同意.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告知同意的基础上给予术前认知干预等。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于入院时和术前1d进行效果评价分析。结果实验组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d(P〈0.01);对照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实验组术前1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同性别认知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术前干预能明显减轻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5.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心理干预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父母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6.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门诊72例服用氟哌啶醇及74例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利培酮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而氟哌啶醇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结论:利培酮治疗有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及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副反应症状量表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定.结果:文拉法辛抗抑郁作用起效快,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文拉法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癌症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干预的效应及其安全性,并全面评价患者用药前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08/2004-10驻马店市某综合医院癌症术后患者72例。已确诊为恶性肿瘤,年龄20~65岁,预期寿命>3个月。采用氟西汀干预,每天早饭后口服,起始量20mg,2周后根据症状调整剂量,最高剂量60mg,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评价抗抑郁疗效,5级评分(0~4),总分<8为无抑郁症状,>20为可能是轻或中度抑郁;>35为可能为严重抑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版)评价抗焦虑疗效,5级评分(0~4分),总分<7为无焦虑,>7可能有焦虑;>14肯定有焦虑;>21肯定有明显焦虑;>29可能为严重焦虑。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定患者用药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独立性领域。领域得分按正向记分,即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使用副反应量表和实验室检查(每2周检查1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对氟西汀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2例患者治疗期间2例死亡,7例病情变化而改换疗法,纳入结果分析63例。①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改善情况:治疗后第4,6,8周末总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24.07±7.86,20.84±7.05,17.52±6.90,33.15±10.29,P<0.05);至治疗后第8周末总分减分率在50%以上者占67%(42/63)。②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疗效:治疗后第6,8周末总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16.65±5.27,12.20±5.21,20.38±7.09,P<0.01);至治疗后第8周末总分减分率在50%以上者占51%(32/63)。③氟西汀治疗对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的影响:各因子缓解程度不同,经过8周治疗,迟缓、焦虑躯体化和绝望因子评分改善非常显著(t=4.94,2.67,2.98,P<0.01);认知障碍和日夜变化因子评分改善也明显(t=2.13,2.56,P<0.05);体质量减轻和睡眠因子评分无明显变化(t=1.98,1.84,P>0.05)。④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独立性3个领域有明显改善。其中精力与疲倦,睡眠与休息,积极感受,思想学习,记忆力,注意力,日常生活能力,所需社会支持的满意程度,娱乐休闲活动的参与程度各因子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增高;疼痛与不适,消极感受,对药物和医疗手段的依赖和经济来源因子评分显著降低。⑤安全性评估:副反应量表评定轻度恶心8例,失眠加重9例,轻度头痛3例,中度焦虑2例,兴奋激越2例。均为轻度至中度药物副反应,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氟西汀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起效时间为2-4周;治疗期间副反应较少;应用氟西汀治疗患者抑郁症状的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碳酸锂对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20例蹂狂发作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对照组(碳酸锂),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各做1次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铁槽铁钉测验、手指敲击试验、动作功能测验、手功能协调测验、连线测验a和b...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拉莫三嗪+利培酮)和对照组(利培酮+安慰剂)。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分析量表中各领域的计分。结果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72.5%,显效率20%;对照组有效率52.5%,显效率12.5%。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12周末TES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