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确定肺动脉瓣狭窄(PVS)患者肺动脉瓣(PV)瓣叶数目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经手术证实的127例PVS患者,接受了二维、彩色多普勒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成像。 结果可确定PV瓣叶数目者占47.2%(60/127),不能确定PV瓣叶数目者占52.8%(67/127)。瓣叶活动(P〈0.001)、图像质量(P〈0.001)和RVOT狭窄(P〈0.01)对确定PV瓣叶数目有显著影响,病种、瓣环位置和呼吸影响对确定PV瓣叶数目有一定影响(P均〈0.05)。 结论RT3DE可从新的视角确定半数左右PVS患者PV瓣叶数目。是否可确定瓣叶数目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7岁。因下腹疼痛3天,加重1天来诊。妇科检查:下腹扪及一质软包块,其右侧触及一质硬包块,均可活动并有触痛,子宫扪诊欠清。超声所见:子宫、左卵巢未见异常,子宫右前上方探及一12cm×11 cm×6 cm囊性包块,其内囊液为细密的点状回声(图1);于其右上方紧邻可探及另一11 cm×9 cm×6cm,为无回声囊性包块(图1),内可见6 cm×6 cm×5 cm强回声实性包块附着于囊肿右侧壁(图2)。超声  相似文献   
13.
龙进 《微创医学》2003,22(2):210-211
目的探讨测定盐酸丁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光光度法,在310nm处测定A值.结果其线性范围在1.0~20μg/ml.回归方程为A=0.012+0.064C,X=0.99996.该法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0.45%.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度高,可作为盐酸丁卡因溶液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或CT/MRI证实的28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患者接受了二维、彩色多普勒和RT-3DE成像。结果二维超声显示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67.9%(19/28)可清晰显示,17.8%(5/28)可疑,14.3%(4/28)显示不清晰;在RT-3DE上,85.7%(24/28)可清晰显示,14.3%(4/28)显示不清晰。显示清晰者不仅可在左室流出道显示片状回声附着,其大小、形态、分布范围及其与主动脉瓣、二尖瓣和室间隔左室面的关系也更直观。结论在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诊断中,RT-3DE可比二维超声提供更多的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6岁.因右下肢麻木、活动障碍1天就诊.患者否认高血压史,起病后偶有后背部不适,无胸背及腰腹部疼痛.查体:血压25/13kPa,右颈部闻及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心界扩大,未闻杂音,右下肢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劳损.经胸B超所见:左心扩大,左室肥厚,升主动脉增宽达45mm,于主动脉瓣上10mm可见薄膜样反射物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并随血流摆动于两腔之间(图1).于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图2)及腹部纵切面(图3)追踪探查可见该薄膜样反射物延伸至腹主动脉.彩色多普勒所见:主动脉段两腔内血流方向相反,真腔内血流峰值速流增高,假腔内血流较慢,主动脉瓣可探及返流性信号.超声诊断:①DeBe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②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经降压等对症治疗,右下肢活动障碍症状缓解.后行螺旋CT扫描证实A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香菇多糖是一种免疫增强,它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等[1]。因此,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病的治疗,具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现在将香菇多糖的配伍用药归纳起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维多普勒超声(2D-CDFI)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或CT证实的32例TAPVC患者2D-CDFI资料.结果 32例TAPVC患者术前2D-CDFI正确诊断29例(90.6%),提示性诊断2例(6.3%),漏诊1例(3.1%),正确诊断和提示诊断率达96.9%;其中心上型14例,心内型12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4例.结论 2D-CDFI对TAPVC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并可准确予以分型及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程度,对外科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门控心血池显像位相分析法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3-10月我院住院的1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位相分析方法获得左心室相角程宽度(PHB),左心室相角程标准差(PSD)作为评价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的指标;并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测量左心室12个非心尖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距QRS起始点时间标准差(Ts-SD)作为评价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指标,对这两种方法所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门控心血池显像法测定左心室PHB[(91.79±40.14)°]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方法测量的Ts-sD[(27.74±13.00)ms]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P=0.000);门控心血池显像法测定左心室PSD[(20.59±12.30)°]与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方法获得的Ts-SD[(27.74±13.00)ms]中度相关(r=0.69,P=0.000).心脏超声法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2.93±14.89)%;核素心血池法为(39.76±17.89)%,心脏超声法数值高于核素心血池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门控心血池显像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的检测能够提供与TDI相似的信息,其可同时测量双室功能,测量射血分数更加准确,可以联合二种方法筛选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提高心脏再同步治疗反应率,使更多的心力衰竭患者从心脏再同步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3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6年,间断发热1年,咳嗽1周"入院.患者自6年前间断出现心悸、气短,多于大量活动后出现,休息后数分钟即可自行缓解,一直未诊治.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3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6年,间断发热1年,咳嗽1周"入院.患者自6年前间断出现心悸、气短,多于大量活动后出现,休息后数分钟即可自行缓解,一直未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