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二维应变对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评价新的超声软件二维应变(2DS)用于定量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采集21例心衰患者与15例正常对照者心尖二腔、三腔、四腔长轴与乳头肌水平短轴二维灰阶动态图.采用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应用2DS软件由心尖长轴图像测量左室长轴收缩峰值应变(GSL)与应变率(GSrL);乳头肌短轴图像测量左室轴向收缩峰值应变(GSC)与应变率(GSrC).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各参数测值,分析EF与应变及应变率参数相关性.结果心衰组GSL、GSrL、GSC及GSrC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EF与GSL、GSrL、GSC及GSrC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0.87,0.85,0.83).结论 2DS可用于定量左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有望成为客观准确定量左室功能的新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2.
二维应变与组织多普勒评价心肌应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评价新的超声软件二维应变(2DS)在定量心肌应变与应变率中的价值。 方法采集18例正常人与15例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心尖二腔长轴二维灰阶与组织多普勒(TVI)动态图,用2DS与TVI2种方法分别测量各节段心肌长轴峰值收缩速度(Vs)、峰值收缩应变(S)及应变率(Sr)并做对比;采集乳头肌水平短轴二维灰阶动态图,应用2DS测量各节段心肌径向Vs、S、Sr,对比正常与梗死节段心肌测值。 结果2DS所测正常与心梗患者的长轴Vs、S及Sr均与TVI测值无差异(P〉0.05);2DS所测左室乳头肌水平各段心肌的径向Vs、S及Sr在正常组无差异(P〉0.05),而心梗组的梗死节段测值明显低于非梗死节段(P〈0.01),并明显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P〈0.01)。 结论2DS可准确定量节段心肌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可通过测量心肌长轴与径向的上述参数用于评价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23.
社区队列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分布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队列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的分布状况.方法 横断面调查北京首钢社区734例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队列人群,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收集人群心血管疾病病史情况如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心房颤动,并收集有无糖尿病病史;对受试者进行NYHA分级评估,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并依据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肺动脉血流多普勒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者进行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分组(正常、轻度受损、中/重度受损).分析不同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情况.结果 该人群中NYHA Ⅰ级86.5%,Ⅱ级12.9%;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者占3.5%.该人群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中位数为69.75 ng/L.血浆NT-proBNP水平在有冠心病者高于无冠心病者(108.60 ng/L比65.68ng/L,P<0.05),有高血压者高于无高血压者(72.71ng/L比61.51ng/L,P<0.05),有房颤者高于无房颤者(93.31ng/L比67.61 ng/L,P<0.05),有糖尿病者高于无糖尿病者(80.05 ng/L比66.04 ng/L,P<0.05),NYHA分级Ⅱ级者高于Ⅰ级者(115.5 ng/L比65.01 ng/L,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者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者(293.8ng/L比67.85ng/L,P<0.05),舒张功能正常、轻度受损、中/重度受损和未定型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为53.73ng/L、75.07ng/L、101.85 ng/L和269.75 ng/L.结论 社区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可能对早期监测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心功能变化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由超声心动图测定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评估其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总结,将2009-1至2009-08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连续入选695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NYHA分级、血浆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将LVEF<0.50的70例(LVEF<0.50组)与LVEF≥0.50的625例(LVEF≥0.50组)患者分组进行分析.结果:①LVEF<0.50组:多元回归分析PASP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NYHA分级、血浆NT-proBNP水平比无肺动脉高压患者更高(P均<0.001)、LVEF(P<0.001)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EF≥0.50组:多元回归分析PASP与LVEF独立正相关(P=0.009),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NYHA分级、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无肺动脉高压患者高(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无论LVEF<0.50或LVEF≥0.50患者,PASP均与NYHA分级(r=0.584,0.405;P均<0.001)、lgNT-proBNP(r=0.642,0.420;P均<0.001)正相关.结论:PASP均与NYHA分级、血浆lgNT-proBNP呈正相关性.PASP与LVEF的相关性存在"背离现象",LVEF≥0.50时,LVEF并非越高越好,控制适当的LVEF值有利于维持适宜的肺循环压力.超声心动图检查应尽可能测定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并估测肺动脉收缩压.  相似文献   
25.
缺氧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缺氧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缺氧 2小时、1 2小时、2 4小时 ,采用流式细胞术、TdT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 (TUNEL)以及形态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各缺氧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随着缺氧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加 ,对照组、缺氧 2小时、1 2小时、2 4小时组凋亡细胞数量分别为 9 3 3± 0 62 % ,1 7 2 9± 0 95% ,3 3 59± 2 0 9% ,76 0 1± 4 60 % (P <0 0 1 )。缺氧 2 4小时心肌细胞TUNEL染色阳性 ,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表现出凋亡的形态特征。结论 缺氧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探讨社区队列人群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构型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北京首钢社区733例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队列人群,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收集人群年龄、性别、身高及体质量等一般资料,以及心血管疾病病史情况如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及心房颤动并收集有无糖尿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病史;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有关参数,并根据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内径(LVDd)等参数对受试者左心室构型进行分型分组。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构型的关系。结果:在校正有差异因素后,有左心室肥厚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中位数分别为96.79 ng/L和62.74 ng/L(P=0.0001),左心室构型的分型与血浆NT-ProBNP水平相关(r=0.159,P=0.0001),以向心性肥厚型血浆NT-ProBNP水平最高,为105.4 ng/L。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构型分型为血浆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构型有关,左心室构型是血浆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的关系,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市首钢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糖及血脂等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rAI)检查,通过数学转换获得心率为75次/min时的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标准校正值(rAI_(P75))。分析在无ASCVD证据的调查对象中2型糖尿病与rAI_(P75)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 946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5.90±8.63)岁,其中2 475例(35.63%)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 550例(22.32%)。rAI_(P75)的±s为(80.29±11.90)%。相对于非糖尿病人群[(80.25±11.92)%],2型糖尿病人群具有高的rAI_(P75)水平[(80.46±11.84)%],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214 0,P=0.532 7)。在对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情况、高血压、高脂血症因素进行控制后,2型糖尿病患者rAI_(P75)升高显著(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β=0.757 6,P=0.018 7)。在亚组分析中,在男性、年轻组、无高血压组和现在不吸烟组中得到类似的结果。结论本次调查的无ASCVD证据的社区居民中2型糖尿病与rAI存在相关关系,2型糖尿病组的rAI水平显著升高,且主要体现在男性及低危(年龄小于55岁、无高血压、不吸烟)人群中。这提示在男性及低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应定期监测rAI,关注ASCVD的进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北京社区人群中双上肢收缩压差(IASBPD)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2007年9到12月在北京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临床调查,选取研究对象1426人,采用无创疾病筛检仪VP1000进行双上肢血压同步测量。IASBPD定义为左上肢收缩压与右上肢收缩压差值的绝对值,IASBPD≥10 mm Hg定义为IASBPD增高。同时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IASBPD增高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与IASBPD10mm Hg组(n=1276)相比,IASBPD≥10mm Hg组(n=150)颈动脉IMT最大值(IMT_(max))(0.96比0.90 mm,P0.05)、颈动脉窦部IMT_(max)(0.91比0.87,P0.05)以及颈内动脉IMT_(max)(0.66比0.62,P0.05)均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95%CI)为0.42(0.30~0.58),P0.01]与劲动脉硬化负相关。年龄[1.08(1.07~1.09),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1.80(1.07~3.04),P0.05]、高血压[1.68(1.27~2.23),P0.01]、吸烟[1.47(1.05~2.08),P0.05]与颈动脉硬化正相关。IASBPD≥10mm Hg与颈动脉硬化无关[1.15(0.76~1.73),P=0.52]。结论社区人群中IASBPD增高与颈动脉硬化非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