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身心语法程序(NLP)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单药组)和艾司西酞普兰与NLP合并治疗组(合并组),每组60例,疗程6周,在基线及治疗6周后分别使用90项症状清单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评估疗效,使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人韦氏智力测验中的数字广度与数字符号测验评定认知功能,并同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正常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结果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瑞文分数、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N1、P3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1或<0.05),N1N2、N2P2、P2P3波幅小于对照组(均P=0.00);治疗后单药组和合并组两组的瑞文分数[(91.25±14.87)分,(95.60± 19.95)分]、数字广度得分[(11.98 ±1.89)分,(10.90土2.76)分]、数字符号得分[(11.71 ±2.89)分,(11.92±2.90)分]、N2P2波幅[(11.32±6.67) μV,(13.39±9.31) μV]、P2P3波幅[(9.04±6.14) μV,(9.51±7.17)μV]增加、N2潜伏期[(240.60±41.41) ms,(238.31±41.47) ms]延长,N1潜伏期缩短(P<0.05或0.01);单药组与合并组治疗前后比较,在数字广度、P2潜伏期、N1N2、N2P2、P2P3波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单药治疗及艾司西酞普兰合并NLP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合并治疗的优势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氯氮平(n=132)、氯丙嗪(n=78)、利培酮(n=90)中任一种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技术检测5-HTR2A基因rs6313和rs6311多态性。结果氯丙嗪总疗效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rs6311等位基因A、G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39,P=0.047);利培酮改善阴性症状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rs6313基因型T/T与T/C、C/C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84,P=0.039),而其等位基因T、C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9.899,P=0.002)。结论 5-HTR2A基因rs6313和rs6311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有关,rs6311等位基因A和rs6313基因型T/T及等位基因T分别是氯丙嗪总体疗效好和利培酮阴性症状疗效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新型抗抑郁药物万拉法新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副作用.方法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成两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一定剂量的万拉法新和氯丙咪嗪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组显效率均为90%,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氯丙咪嗪的副作用(口干、便秘等)较明显(P<0.05).结论新型抗抑郁药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但副作用少,更适合老年人使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新型抗抑郁药物万法拉新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副作用。方法: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老年抑 郁症患者,分成两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一定剂量的万法拉新和氯丙咪嗪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组显效率为90%,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氯丙咪嗪的副作用(口干、便秘等)较明显(P<0.05)。结论:新型抗抑郁药疗效与三环类抗抑药相当, 但副作用少,更适合老年人使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调查不同服刑期的男性服刑人员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家庭环境状况,分析其心理防御机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于2015年4月-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广东省某监狱的男性服刑人员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服刑期,将服刑人员分为已服刑5年以下组(n=108)和5年及以上组(n=92),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定其防御方式和家庭环境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各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已服刑5年以下组DSQ不成熟防御机制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低于已服刑5年及以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8、1.137,P均<0.01)。已服刑5年以下组FES-CV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组织性因子评分均高于已服刑5年及以上组(t=3.122、2.993、2.203,P均<0.01),矛盾性因子评分低于已服刑5年及以上组(t=-3.682,P<0.01)。男性服刑人员DSQ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因子评分与FES-CV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8~-0.172,P<0.05或0.01),DSQ的4个因子评分与FES-CV的矛盾性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175~0.384,P<0.05或0.01)。结论 相较于已服刑5年以下的男性服刑人员,已服刑5年及以上者表现出更多的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其家庭环境呈现更高程度的矛盾性,更低程度的亲密度、情感表达与组织性;服刑人员的心理防御机制缺陷与其家庭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关系.方法: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利培酮治疗8周,以PANSS量表评定疗效;SNaPshot SNP检测COMT基因rs4680和rs4818多态性.结果:利培酮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rs4680基因型G/G与A/G、A/A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5.334,P<0.05),rs4680 G/G基因型与利培酮疗效之间存在明显关联(OR=1.78,P<0.05).结论:rs4680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48.
由于诊断标准、地域文化、评估手段的不同,有关躯体形式障碍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多的差异,拟就躯体形式障碍的流行病学、病理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出院后的社会功能,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利培酮治疗)和研究组(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各50例,两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RC)及韦氏记忆量表(WMS)分别评定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于出院1月及1年后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并追踪出院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但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AIS-RC及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WAIS-RC及WM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出院1年后,研究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5,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与单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效果无差异,但联合治疗对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用利培酮,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高中生家庭环境特征,为高中生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佛山市第二中学1 917名高中学生,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60)以及自行设计的家庭环境情况调查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进行评定,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高中生家庭环境特征。结果 1 917例高中生MSSMHS-60总评分为(1.83±0.49)分,其中602例(31.40%)心理健康状况异常者MSSMHS-60总评分为(2.40±0.36)分。不同陪伴情况、经济情况、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系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1、38.142、90.545、59.448,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经常争吵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OR=3.120,P<0.01)。结论 佛山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可能较高,父母关系紧张可能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