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9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22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876篇
内科学   929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2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65篇
综合类   1913篇
预防医学   1006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671篇
  11篇
中国医学   518篇
肿瘤学   17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轴外型桥小脑角(CPA)区髓母细胞瘤(MB)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预后,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例诊断为轴外型CPA区M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因头痛伴听力下降入院,头部核磁共振(MRI)平扫及增强提示CPA占位性病变。2例患者均行CPA区肿瘤切除术。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可见肿瘤位于轴外,术后病理证实为MB,随访1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轴外型CPA占位性病变,术前应考虑MB的可能性。积极的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2.
颈椎椎弓根三种置钉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 3种颈椎椎弓根置钉方法。方法: 3组尸体各 9具, 行颈椎CT影像测量后分别用 3种方法进行椎弓根置钉, 其结果由CT验证。结果: 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法置钉 90枚, 椎弓根内占 90%, 其中神经根损伤 2枚, 椎动脉损伤 1枚; Abumi法置钉 90枚, 椎弓根内占 55. 56%, 其中神经根损伤 19枚, 椎动脉损伤 4枚; Ebraheim法置钉 72枚, 椎弓根内占 29. 17%, 其中神经根损伤 24枚, 椎动脉损伤 29枚, 3种方法均无脊髓损伤。结论: 在术中不探查椎弓根、无影像设备导向条件下, 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置钉准确率较Abumi手法置钉高, 而Ebraheim法不适用于国人。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全头皮、面颈部和双耳郭复合组织移植术的外科技术操作问题.方法供体选自血型相配的脑死亡患者.切取层次,头顶部于骨膜或帽状筋膜层间;双侧颞部于颞深筋膜浅层;面部为紧贴颧骨、下颌骨切取,包括咀嚼肌和耳郭;颈部包括胸锁乳突肌、颈外动脉、颈外静脉.同时自左右侧颈总动脉灌注4 ℃UW液.供体经修整与X线照射后,保存于0~4 ℃ UW液中,备用.结果移植的头皮瓣及双侧耳郭血循环良好,皮肤色泽正常、温热.创面Ⅰ期愈合,头发生长良好,无明显脱发.术后4个月移植物取检无排斥反应.结论经外科技术及术后抗排斥处理的结果发现,同种异体头皮瓣及双耳、面颈复合组织移植术是可行的.但目前手术适应证尚处于个案选择,如何推广应用,简化应用抗排斥药物,以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4.
霉菌性小肠炎是导致顽固性腹泻的一个少见原因,临床诊断常常困难。本文报道通过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管抽取小肠液进行培养,明确诊断霉菌性小肠炎1例。  相似文献   
105.
短肠综合征并肠外瘘的诊治(附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肠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特点与规律。方法1995~2005年共收治剩余小肠<100 cm的肠外瘘病人32例,就肠外瘘发生原因、部位、治疗方法和肠康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0例,死亡6例,6例好转后中断治疗出院。病人残存的肠管平均(58.03±28.30)cm。28例接受了肠内营养,其中9例未进行肠康复治疗,肠管平均长度为(52.8±31.5)cm,肠内营养平均恢复时间为(129.6±89.8)d;19例接受了肠康复治疗,肠管平均长度(64.1±19.2)cm,肠内营养平均恢复时间为(61.8±54.0)d。结论短肠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主要疾病为肠扭转,部位多在吻合口,原因是坏死范围较大,切除界限不易判断。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有减少肠液分泌的作用,还可减少短肠综合征急性期的腹泻症状。后期使用生长激素有促进肠外瘘自愈和肠康复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术后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附137例报告)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37例术后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术后3~8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07.
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78至2004年收治的62例CD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肠外瘘68例次,其中多发瘘6例次;肠内瘘8例次。肠瘘以末端回肠瘘(27例次)和回结肠吻合口瘘(21例次)为主。手术方式主要为回结肠吻合口拆除重建(26例次)和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14例次)。首次肠瘘、术后服用免疫药物者复发率15.4%,明显低于未服药患者(34.8%);复发时间为(40±17)个月,明显长于不服药组的(8±3)个月;两组比较,P<0.01。结论CD合并的肠瘘以肠外瘘为主。主要手术方法为瘘口切除与肠吻合术。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可降低CD合并肠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腹部手术后早期发生的肠梗阻原因较复杂,处理亦较困难,尤其是炎性肠梗阻,既有麻痹性因素,亦有机械性因素,使外科医师的医疗决策难以取舍,如是否需要手术、手术的时机、以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并发症等均值得探讨。我科自1987年至1996年12月共收治了重型术后炎性肠梗阻48例,40例(83.3%)经非手术治疗痊愈;7例(14.6%)于症状消退后择期手术治疗并存症后治愈,1例2.1%死亡,临床非手术治疗时间为9~58天,平均27.6±10天,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为这种类型的肠梗阻治疗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9.
乳头内陷矫治术后,一般复发率较高。为了提高成功率,我们利用乳头下组织瓣移转,加乳头下荷包缝合方法,共矫治24例45个原发性乳头内陷,术后随访半年~1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4例45个原发性乳头内陷,其中3例为单侧乳头内陷,其余均为双...  相似文献   
110.
猪急性重症胰腺炎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易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猪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模型,并观察ASP后肠源性内毒素/细菌的易位。方法 选健康长白种猪40头,体重17~22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SP组(n=34)和对照组(n=6)。在麻醉状态下,进腹向胰总管内注入1ml/kg 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内含8000-10000BAEE单位胰蛋白酶/ml,pH7.6)诱导ASP。以0.9%NaCl磷酸盐缓冲液取代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即为对照组。采集腔静脉血作内毒素测定(鲎试剂法)。ASP后72小时,采集门、腔静脉作系列细菌定量培养和细菌鉴定。然后推注10%氯化钾20ml处死后立即进胸腹取大小肠系膜淋巴结、肺组织、肺门淋巴结、胰组织.称重后研磨成组织匀浆,并作细菌定量培养和细菌鉴定。结果 血浆内毒素水平ASP后6h明显升高.48h达峰值(P均<0.01)。ASP后72h.在门、腔静脉、肺门淋巴结、大小肠系膜淋巴结、肺及胰腺组织中出现大量易位细菌。结论 (1)成功地建立了猪ASP模型;(2)ASP后早期出现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最大可能系肠道内毒素易位所致;(3)ASP后72h在门、腔静脉血和肠道远离器官和组织中可出现大量易位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