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的CT表现、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 收集6例左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患者,均于完善包括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CTA检查在内的相关检查后行手术治疗;对其CTA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心房黏液瘤均发生于左心房,CT平扫呈低密度,3例动脉期强化,蒂宽窄不等,1例伴有钙化;6例均伴有动脉栓塞,栓塞部位为髂动脉2例、 肱动脉1例、 股动脉2例和腹主动脉伴两侧髂动脉多发栓塞1例。采用同期或分次心房黏液瘤切除联合外周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进行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肢体疼痛消失。随访6个月~2年,均无心房黏液瘤复发或取栓部位黏液瘤再发种植转移,受累肢体血运良好。结论 CTA可对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作出较全面的诊断;采用心房黏液瘤切除辅以栓塞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进行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乳腺手术患者52例,全部患者均行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将图像进行后处理,并进行ADC值测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43例乳腺癌,9例乳腺纤维腺瘤。所有患者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将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MRI-DWI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乳腺癌ADC值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与HIF-1和VEGF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HIF-1α与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ADC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3.
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搜集行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颈动脉体瘤12例,应用Aquilion1.42软件工作站对CT图像进行二维和三维后处理,总结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 12例病变均为单发。CT平扫病变为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CT值39~48HU,边缘清晰;动脉期图像显示所有病变明显强化且较均匀,CT值高达200HU以上;延迟扫描病变密度明显降低。12例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其中3例包绕颈总动脉和颈内、颈外动脉,9例骑跨于颈动脉分叉处,压迫颈内动脉向后外推移、颈外动脉向前或前内推移。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可以对颈动脉体瘤作出定性、定位诊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4.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头部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强调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头部MRI的诊断和增强扫描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行MR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符合神经纤维瘤病诊断标准者3例,分析其头部MRI表现。结果:3例中2例为双侧听神经鞘瘤,其中1例伴有双侧三叉神经鞘瘤及脑膜瘤,另1例为单侧听神经鞘瘤伴有多发小的其他颅神经鞘瘤和脑膜瘤。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最常表现为三叉神经和听神经肿物,MR增强扫描对发现小的病变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肺血管成像在肺血管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例中心型肺癌、11例肺动脉栓塞、3例肺动静脉畸型的患者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螺旋薄层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三维肺血管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肺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肺血管与肿瘤的空间解剖关系,可以对肺动脉栓塞与肺动静脉畸型患者提出明确诊断。结论:MSCT三维肺血管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肺血管的立体解剖特点,为胸部血管性疾病和中心型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诊断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11~2008-12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1例,使用GE公司全数字化平板乳腺X线机,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符合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结果:第一原发癌以Ⅱa期为主,浸润性导管癌12例,导管原位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浸润性筛状癌1例,混合细胞癌1例;5例以微钙化为主要表现,13例肿块,局部密度增浓1例,2例未见异常;第二原发癌以0期为主,浸润性导管癌7例,导管原位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混合细胞癌1例;11例以微钙化为主要表现,肿块3例,结构不良4例,局部密度增浓1例,2例未见异常.结论:FFDM检查和仔细的外科查体相结合是对已经确诊一侧乳腺癌的患者随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初治肺癌常规化疗患者25例。化疗前1周内CT检查与化疗后90~100 d的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根据RECIST标准分成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前1周内及化疗后21 d行两次CT灌注扫描,比较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25例患者中缓解组15例,非缓解组10例。在25例患者中,化疗前与化疗后早期病灶大小进行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化疗前及化疗后早期CT各灌注参数在两组中均有变化。缓解组血容量(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71.0±20.4) mL/1 000 mL和(49.8±31.4) mL/1 000 mL,t值2.558,P值0.023;Patlak血容量(P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73.1±34.1) mL/1 000 mL和(45.2±19.0) mL/1 000 mL,t值3.325;P值0.005,两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可见两种参数呈下降趋势。未缓解组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50.4±61.0) mL/1 000 mL和(120.5±15.7) mL/1 000 mL,t值-3.062,P值0.016;PBV参数值治疗前后分别为(38.0±9.3) mL/1 000 mL和(62.0±38.3) mL/1 000 mL;t值-2.471;P值0.036,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上升趋势。进行分组对照BV和PBV缓解率的χ2检验后验证BV升高组和降低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V升高组与下降组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V降低组缓解率高于PBV升高组。结论:化疗后早期病变大小较化疗前均无明显变化;CT灌注参数在化疗后早期的变化,对肺癌化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39.
临床上把体温超过42℃者称为超高热,病死率极高,约为70~90%。一般药物及物理降温法都难以奏效,且所需时间较长。国内有人采用冷液动脉注射法降温可快速奏效,但动脉注射法注射技术难度大,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我们改用冷液静脉注射法,对超高热患者的降温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0.
自学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自学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效果,也关系着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结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就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具体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