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前路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前路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记录其VAS(visual analogue scale)、ODI(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隙矢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椎间融合情况、并发症等。 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改善;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前高度增加3.6 mm(P<0.05);术后手术节段椎间孔高度、矢状面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均有改善;所有患者椎间植骨融合良好。2名患者发生融合器下沉。 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前路腰椎融合术应用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描述腰段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特征,为前路腰椎手术提供详实的神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10具防腐男性胸腰骶部标本(年龄36~78岁,平均56岁)。仔细剔除腹腔器官及双侧腰大肌,找出腰段自主神经并去除周围软组织。观察腰段自主神经的走行、起始位置和分布特点。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与对应节段腰椎体下终板之间的距离,同侧相邻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腰椎椎间孔前缘以及各腰椎间盘平面上左、右两侧腰交感干后缘分别与腰椎椎体前缘在矢状面上的距离,以及上腹下丛右侧缘在L5椎体下终板和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与中线的距离。使用量角器测量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结果:在10具标本上共发现72条腰内脏神经,其中58条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1、2、3、4腰内脏神经的发出点分别位于L1椎体下终板尾侧9.35±10.62mm,L2椎体下终板尾侧5.23±7.08mm,L3椎体下终板颅侧9.34±6.36mm及L4椎体下终板尾侧9.21±8.55mm。第3腰内脏神经与第1、2、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有差别(H=32.227,P=0.000),其余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及左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病人32例,41个椎体,其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57~78岁,胸椎18个,腰椎22个,在透视监控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结果 32例病人疼痛完全缓解11例,明显缓解18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1例,随访2~1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及有效缓解疼痛和稳定椎体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脊柱内窥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德发  黎庆初  张明  覃智斌  陈民生  罗敏 《广西医学》2005,27(12):1955-1956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下行腰间盘摘除术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脊柱内窥镜系统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患者年龄55-78岁,51例合并有侧隐窝狭窄,观察其疗效。结果67例获得3个月~35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按Nakal标准评定,优良率86.6%。结论脊柱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问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的优点,是目前该类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我科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实施后路腰椎内固定手术的1073例患者,男516例,女557例,年龄18~84岁(54.67±13.23岁),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其余患者纳入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体重指数(BMI)、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吸烟史、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使用激素情况、内固定节段数、是否固定至慨骨或骨盆、是否为翻修手术、手术开始时段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阳性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73例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9例,感染发生率为1.77%,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8~77岁(54.89±16.67岁)。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肥胖(BMI≥28kg/m~2)、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手术开始时段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合并高血压、出血量、是否输血、吸烟史、术前ASA分级、术前使用激素、内固定节段数、是否固定至慨骨或骨盆、是否为翻修手术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肥胖(OR=6.704,P=0.005)、合并糖尿病(OR=4.071,P=0.008)、较长手术时间(OR=7.102,P=0.000)、手术开始时段为晚间(OR=3.981,P=0.018)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合并糖尿病、较长手术时间、手术开始时段为晚间的患者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较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最大限度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对脊柱显微内窥镜工作通道的改进,内窥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1月应用脊柱显微内窥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67例,其中单节段47例,双节段18例,三节段2例。均采取单侧开窗双侧潜式减压中央管及神经根管。术后CT、拍片复查并按Nakai[1]标准评定。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6个月,平均17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进行评定,优41例,良18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为88.1%。术中硬脊膜损伤1例,无1例转开放手术,无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无椎体滑脱。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微创、并发症低、疗效确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方法之一。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且在熟练掌握内窥镜操作技巧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式可行性、技术要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口及常规后外例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早中期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微创小切口组切口平均8.9 cm,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230~550 ml,手术时间65~155 min,平均95 min,其中1例强直性脊柱炎及1例股骨头坏死移位、髋臼变形,因关节显露、松解困难延长切口完成手术.多数患者第3天扶拐下地行走,与普通术后对比有明显优势.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以最小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效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在拥有一定技术和相应医疗设备的医院方可开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应用自锁式融合器行前路颈椎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160例接受ACDF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应用MC+融合器(单锚定组)78例,ROI-C融合器(双锚定组)82例。测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的影像学参数,包括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height of operation segment,HOS)、椎间隙角度(angle of operation segment,AOS)、C2-C7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及T1倾斜角(T1 slope,T1S),并应用Erk五度分级法评价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植骨融合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160例患者各时间点影像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同时间点两组间各影像学参数的差异;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时各参数进行对比;两组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等级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组内融合等级对比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3.42±6.01个月(6~31个月)。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OS与C2-C7角、C2-C7角与T1S、AOS与T1S、T1S与C2-C7 SVA均呈正相关(P0.01),C2-C7SVA与AOS、C2-C7角均无显著相关性(P0.01)。术后3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OS、AOS、C2-C7角及T1S较术前均有增加(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双锚定组AOS、C2-C7角及T1S均高于单锚定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等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等级较术后3个月时下降(P0.05)。结论:应用两种自锁式融合器行双节段ACDF均可恢复手术节段椎间隙的高度、角度以及颈椎曲度,ROI-C融合器较MC+融合器对维持术后手术节段角度及颈椎前凸更具优势。ACDF术后颈椎曲度的丢失可能引起胸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微创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215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113例采用微创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A组),男54例,女59例,L2/3~L3/4 6例,L3/4~L4/5 27例,L4/5~L5/S1 80例,年龄43~84岁,平均57岁;术前ODI为(59.16±21.47)%,腰痛VAS评分6.1±3.0分,腿痛VAS评分4.1±2.3分.102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B组),男50例,女52例,L2/3~L3/4 5例,L3/4~L4/5 30例,L4/5~L5/S1 67例,年龄48~76岁,平均55岁;术前ODI为(53.14±20.32)%,腰痛VAS评分5.4±2.9分,腿痛VAS评分4.3±2.2分.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随访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和ODI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手术节段构成比、术前ODI和腰腿痛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随访19个月,B组平均随访21个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术后末次随访时ODI和腿痛VAS评分分别为140~190min (165±37min)、(13.20±7.9)%和1.1±0.9分;B组分别为130~220min(155±46min)、(15.20±6.72)%和1.3±1.1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末次随访时腰背痛残留率和腰痛VAS评分分别为4~5cm(4.5±1.1cm)、140~400ml (260±215ml)、1.2±1.1分和2.7%,B组分别11~18cm(14.2±2.4cm)、300~1200ml(420±437ml)、1.9±1.5分和18.6%,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ODI和腰腿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微创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均能达到良好的减压效果,但微创Wiltse入路手术损伤小,术后腰背痛残留率低.  相似文献   
50.
MED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相关因素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ED术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伴侧隐窝狭窄、术后康复、肥胖等自身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819例MED术后患者进行6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发生FBSS 63例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63例,年龄≥60岁17例,伴侧隐窝狭窄22例,术后严格执行康复计划37例,肥胖14例,对照组756例,年龄≥60岁123例,伴侧隐窝狭窄177例,术后严格执行康复计划567例,肥胖143例.经x2检验证实老龄、伴侧隐窝狭窄是MED术后FBSS的危险因素(P<0.05,OR>1),术后严格执行康复计划是FBSS的保护因素(P<0.05,OR<1),而肥胖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ED术后FBSS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伴侧隐窝狭窄、术后康复有关,术前准确的神经定位诊断并充分评估减压范围,术中减少出血并充分止血,术后严格执行康复计划是减少FBSS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