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索TSGF和hMAM表达指标对乳腺癌细胞外周血微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离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IZOL液提取总RNA,作RT-PCR并用-βactin监控;确认的cDNA先作普通PCR扩增,再作荧光定量PCR扩增。血清作TSGF检测。结果64例标本有63例确认转录为cDNA,其中乳腺癌43例、良性乳腺肿瘤和正常对照各10例。经普通PCR后再作荧光定量PCR,乳腺癌hMAM表达阳性率为53.3%、良性乳腺肿瘤和正常对照均无阳性,乳腺癌组与良性乳腺肿瘤或正常对照组间hMAM表达有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hMAM表达有显著差异。TSGF阳性率为1.6%,乳腺癌组与良性乳腺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二次PCR的灵敏度可成功检出外周血hMAM的表达,而单次PCR法的灵敏度不够;外周血hMAM表达指标可用于监测乳腺癌细胞微转移,但未见TSGF指标对乳腺癌微转移的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的表征变化及证候动态演变。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2次腹腔注射STZ各35mg/kg,并连续采集2组大鼠表征及理化指标。结果:模型大鼠FBG、TG、TC、OGTT等明显升高。在2次注射STZ后1~4周出现活动次数增加、背温升高、舌红少津等比率升高,6~10周出现活动次数减少、毛潮湿、舌红少津等比率升高。结论:模型大鼠在2次STZ注射后1~4周为阴虚内热证型,6~10周为气阴两虚证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自拟“清热消积汤”为主方,治疗湿瘀热毒互结型的慢性腹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用自拟清热消积汤基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腹痛40例,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疗程、二个疗程的临床症状、妇科检查、“B超”检查的变化,血常规、血沉、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采用积分法统计并进行t检验。结果 40例临床症状积分、“B超”检查积分和妇科检查积分,第一疗程有效率82.5%,第二疗程有效率82.86%,t检验p值均<0.01。结论 “清热消积汤”治疗湿瘀热毒互结型的慢性腹痛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B超对产后宫腔内残留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盘或胎盘残留是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454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2~4天进行B超常规检查,经产妇129 例,49 例宫腔内有残留物,发生率为32.56% ;初产妇325 例,53 例子宫内有残留物,发生率为13.14% ,两者比较,产后宫腔内有残留物的经产妇显著多于初产妇(P< 0.01)。因此产后2~4 天应常规检查宫腔,及早发现宫腔内残留物多少及其位置,指导临床及时清宫,可有效地防止产后大出血。同时对于产后半年内,阴道流血仍淋漓不净者,也应考虑宫腔内残留物可能,须进行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TUPKVP治疗高危BPH患者78例。结果手术切除前列腺重量(16~122)g,平均(43.2±28.3)g,出血(30~126)ml,平均(55±23)ml,无出现TURS、尿失禁、闭孔神经反射,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7.2±4.3)升至术后(17.6±3.4)ml/s,IPSS评分由术前(22.4±5.7)降至术后(7.1±4.2),生存质量评分(QOL)由术前(4.2±0.9)降至术后(1.0±0.7),残余尿量(RUV)由术前(62.1±33.2)ml降至术后(6.8±5.6)ml。结论TUPKVP是BPH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UPKVP的汽化止血效果更好,更能减少TURS的发生,尤其适合高危的BPH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益心解毒方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并在术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益心解毒方高、低剂量组((18.66,9.33 g·kg-1))和福辛普利钠组(4.67 mg·kg-1),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对照.术后第2天开始ig给药,连续给药28 d.通过心脏超声对各组动物的心功能做出评价;并留取各组动物血浆,通过放射免疫法对各组动物血浆中的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进行测定.通过免疫比浊法对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显著增加(P<0.05),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下降(P<0.05);益心解毒方高、低剂量组以及福辛普利钠组均能提高心衰大鼠的EF和FS,同时益心解毒方能有效改善大鼠心功能并且缩短LVEDd和LVEDs.模型组大鼠的血浆AngⅡ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益心解毒方高、低剂量以及福辛普利钠能够下调心衰大鼠血浆AngⅡ浓度,分别下调了16.58%,15.58%,12.79% (P <0.05).益心解毒方能够有效的降低心梗后心衰大鼠血清中上升的hs-CRP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结论益心解毒方能够缩短心衰大鼠的LVEDd和LVEDs进而改善心肌重塑的进展,提高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衰大鼠血浆中RAAS系统激活的水平尤其是AngⅡ水平,改善心脏的后负荷以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运用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及闭锁的经验。方法对运用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的34例后尿道狭窄及闭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均获得尿道瘢痕的准确切开和切除,尿道可顺利通过24~26F探条,术后排尿通畅。手术并发症:尿道热2例、急性附睾炎2例。3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最大尿流率>(18.6±2.7)mls,性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运用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及闭锁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38例。结果:治愈33例,占86.8%;好转5例,占13.2%,总有效率100%。结论:加味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乳癌根治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我们共施行乳癌根治术 32 3例 ,均采用皮下置管负压吸引引流 ,132例发生皮下积血积液。分别采用反复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法、皮瓣戳孔引流法 ,后者效果明显优于前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共 32 3例 ,均为女性。年龄 2 3~ 79岁 ,平均 5 4.6岁。Halsted乳癌根治术 15 8例 ,Ⅰ式改良乳癌根治术96例 ,Ⅱ式改良乳癌根治术 69例。发生顽固性皮下积血积液132例。其中 86例采用反复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法 ;46例采用皮瓣戳孔引流法。反复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法 :将积液部位消毒后 ,采用 10号针管经皮穿刺抽液 ,液…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