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8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42篇
  3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目的观察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使用DHS内固定术,观察组(46例)行PFNA内固定术。观察和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2.
目的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绵阳地区中老人群骨密度,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方法对绵阳地区城市、郊区及农村5039例50岁以上人自愿者(其中男性1895例,女性3144例)进行骨密度检测,对腰椎、股骨骨密度检测,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分类: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结果女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35%和48%,其中70~79岁以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19%和67%,8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00%。男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10%和6%,70岁以下无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患者,70~79岁以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8%和6%,80岁以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22%和13%。不同年龄组别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年龄组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绵阳地区中老年人群中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尤其是高龄女性;8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00%,男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5%。  相似文献   
43.
目的检测绵阳地区不同民族的中老年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情况,了解BMD是否与民族因素有关。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绵阳市城区、郊区和农村5039例50岁以上自愿者(其中男性1895例,女性3144例)腰椎(L1-4)和左侧股骨颈和Ward’s三角BMD,对不同民族人的BMD进行比较。结果本次检测人群包括汉族、藏族、羌族、回族,各年龄组男性和女性,各民族BMD分别比较,男性和女性比较的结果均显示,汉族BMD显著高于藏族、羌族、回族,回族高于羌族和藏族,羌族高于藏族(P0.05)。结论 BMD与民族有关,产生民族差异可能与遗传、生活地区、饮食结构有关。造成BMD民族差异的这些因素还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及免疫组化方法在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34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制作液基细胞学及细胞蜡块,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R,Vim,CK5/6及D2-40在间皮瘤中有重要价值,CK7,CK20,Villin,TTF-1,NapsinA,CDX-2,MUC-2,CA125,ER,PR,GCDFP-15及mammaglobin在判断肿瘤来源有特异性作用。结论:细胞蜡块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通过肺部超声技术评估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肺部含气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8.5~28.0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试验组(n=40)和 对照组(n=40),试验组患者建立气腹5min后,PEEP从0cmH2O以每次增加2cmH2O开始递增,递增至20cmH2O,每次滴定过程持续1min,并记录当时的动态肺顺应性(Cdyn),将动态顺应性最大时的PEEP定为该患者的个体化PEEP,并持续到手术结束。对照组则以5cmH2O的恒定PEEP维持到手术结束。分别在术前(T1),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T2)以及术后20~30h(T3)对两组患者进行肺部超声图像的采集,并对两组患者肺部超声图像进行评分。结果 在T1时间点,试验组肺部超声评分(LU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间点两组LUS均较T1时间点增高(P<0.05),且试验组LUS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肺含气量减少;个体化PEEP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含气量减少的程度,且效果优于5cmH2O。  相似文献   
46.
细胞周期素B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细胞周期素B1(cyclin B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0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同时取距癌灶5cm以外的癌旁组织及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yclinB1的表达.结果 80例标本癌组织中cyclin B1过表达率为55.0%;癌旁组织为2.5%;正常大肠组织中未见cyclin B1过表达,癌组织中cyclin B1的过表达率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1).cyclin B1的过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yclin B1的过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针对抑制cyclin B1表达的措施可能成为治疗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对干燥综合征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最常见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等数据库中发表的干燥综合征相关文献,总结误诊的常见疾病,分析原因。结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总误诊率为34.44%,误诊疾病居前5位的是类风湿关节炎(20.57%)、过敏性紫癜(8.61%)、低钾性周期性瘫痪(7.41%)、瘙痒症(6.93%)和肝炎(6.45%)。误诊原因中经验不足,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最为常见,占28.85%,其次为问诊及体格检查不细致(19.23%)、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16.35%)等。结论:干燥综合征在临床中误诊很常见,应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系统的问诊和体检,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尽可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口腔科收治的164例牙周炎患者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口洁治、龈下超声刮治及根面平整,观察组患者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黑色素类杆菌量和厌氧菌总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D、PLI、S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D、PLI、SBI、黑色素类杆菌量和厌氧菌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能较长时间控制龈下菌斑,改善牙周炎症情况,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卫生执法部门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某个体工商户涉嫌非法行医,立案展开调查,经卫生行政处罚程序,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该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进行了行政处罚。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总结查处案件的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对今后执法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优化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CMCS/OSA)复合水凝胶制备工艺,并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方法 制备氨基与醛基比例分别为2:1、1:1、1:2的CMCS/OSA复合水凝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流变学检测、黏附拉力测试、溶胀率分析及细胞实验等方法评价复合水凝胶的微观形态、物理特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以制备满足软骨再生领域需求的水凝胶。结果 氨基与醛基比为1:1时,制备出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适宜的成胶时间、较强的黏附力及稳定的溶胀率等性质,对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氨基与醛基比为1:1时制备出的CMCS/OSA复合水凝胶是软骨组织工程优异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