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77篇
  免费   2084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298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1749篇
口腔科学   325篇
临床医学   5228篇
内科学   3395篇
皮肤病学   402篇
神经病学   530篇
特种医学   12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683篇
综合类   10763篇
预防医学   4289篇
眼科学   178篇
药学   4297篇
  61篇
中国医学   4172篇
肿瘤学   949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1009篇
  2022年   891篇
  2021年   817篇
  2020年   929篇
  2019年   997篇
  2018年   1015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808篇
  2015年   909篇
  2014年   1934篇
  2013年   1755篇
  2012年   1923篇
  2011年   2030篇
  2010年   1947篇
  2009年   1991篇
  2008年   1889篇
  2007年   1915篇
  2006年   1689篇
  2005年   1678篇
  2004年   1682篇
  2003年   1539篇
  2002年   1230篇
  2001年   1282篇
  2000年   1042篇
  1999年   815篇
  1998年   724篇
  1997年   599篇
  1996年   562篇
  1995年   556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379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257篇
  1988年   250篇
  1987年   232篇
  1986年   174篇
  1985年   196篇
  1984年   187篇
  1983年   186篇
  1982年   157篇
  1981年   118篇
  1980年   74篇
  1979年   40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6篇
  1965年   26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7月份至2013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两组,一组为DKA1组(以酮症酸中毒起病,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共42例,一组为DKA2组(发病前已确诊有糖尿病)共6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诱因、糖尿病分型特点及误诊率、治愈率、死亡率,并作出分析。结果 DKA1组起病时无明显诱因占42.8%明显高于DKA2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确诱因中感染因素占38.1%;DKA 1组与DKA 2组的糖尿病类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KA 1组1型糖尿病、未分型糖尿病所占比例高于DKA 2组,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小于DKA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 1组误诊率高于DK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糖尿病发病前多无明显诱因,容易误诊,应加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及时监测,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低压低氧时肺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与缺氧肺血管改建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低氧时间随机分为0 d、3 d、7 d、14 d和28 d组,每组10只。低压低氧组小鼠均置入模拟海拔6 000 m的低压舱内饲养3 d、7 d、14 d和28 d。常氧组置常压常氧环境下饲养(即0 d组)。于相应时点通过心导管检测右室收缩压,随后快速处死取材,测量右心室重量指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组织Th17细胞(CD4+IL-17+RORγt+)的比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6、IL-17水平及肺组织中IL-17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0 d组)相比,低压低氧7 d、14 d和28 d组小鼠右心室收缩压力、右心肥厚指数和血清IL-17含量均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组织中IL-17+RORγt+CD4+T细胞的百分比随缺氧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14 d和28 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7 d、14 d和28 d组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4 d和28 d组肺组织中IL-1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IL-17表达量与心室收缩压、右室肥厚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低压低氧促进脾脏T0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显著升高,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改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对视疲劳患者的调查,探讨视疲劳患者的症状发生频率及证型分布。方法设计视疲劳调查表,采集视疲劳患者一般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视力、验光、隐斜、眼压、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等检查,将患者各症状、体征、舌脉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软件计算症状发生频率和证候分布。结果①症状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院眼干涩、眼疲倦、眼胀痛、视物模糊、眼酸、颈肩酸痛、疲倦(发生频率>50%);②肝肾阴虚、肝肾阴虚夹气滞、肝肾阴虚夹湿的累计频率达81.08%,其中肝肾阴虚的出现频率达43.24%。结论①视疲劳以眼局部症状为主,伴随全身不适,且与精神因素相关;②视疲劳临床证型可分为肝肾阴虚、肝肾阴虚夹气滞、肝肾阴虚夹湿三型,以肝肾阴虚最为多见,部分证型为复合证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150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70.00%,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治疗方法操作步骤简单,疗效好,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光子嫩肤术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采取光子嫩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光子嫩肤术的基础上采取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光子嫩肤术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具有良好的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Fas Ligand基因转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FasLigand基因转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Ad FasL、Ad βgal。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染Ad FasL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FasLigand蛋白表达。用TUNEL法检测转染腺病毒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是否发生凋亡。结果 :10 0moiAd FasL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10 0 %细胞表达FasLigand蛋白 ,并发生凋亡。结论 :大鼠对Ad FasL转染诱导的凋亡易感。因此可以推断Ad FasL转染损伤后血管壁将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积累。Ad FasL转染可能是有效的再狭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97.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近年来肿瘤领域研究的热门靶点基因,其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EZH2可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调节抑癌基因表达、激活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和干扰DNA损伤修复等方式,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近年来,愈来愈多研究表明EZH2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可作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潜在靶基因。  相似文献   
998.
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1例病人,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15~51(平均35)岁.风湿性心脏病史2~27年.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心房纤颤2例.全组均无风湿活动的临床依据.采用日本Toray公司Inoue球囊和Schntider-Shiley AG聚乙烯同轴双囊导管及配套器械.经皮穿刺右侧股动静脉,完成右心导管检查和左室造影后,插入长导丝至右房上部,选择左房下1/3与脊柱右  相似文献   
999.
正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管囊与淋巴系统隔绝后发生的肿瘤样畸形,根据形态和分布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单纯性、海绵状、囊状3种类型~([1])。其中囊状淋巴管瘤大多发生于头颈部,占婴幼儿淋巴管瘤的3/4,90%以上在2岁内出现明显症状~([2])。由于婴幼儿颈部淋巴管瘤生长迅速,易出现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厚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以及经阴道超声(TVS)联合宫腔镜检查(HS)对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异常子宫出血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共13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后行宫腔镜直视下检查行分段诊刮,送检刮出的组织,做病理学诊断。结果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最佳内膜厚度的截止值为5.5 mm,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24%、51.38%、46.62%、27.40%、98.20%,H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6.26%,特异度86.96%,阳性预测值97.17%,阴性预测值83.33%,其中,对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7.69%、99.23%。结论 TVS测量的子宫内膜厚度对子宫内膜病变是具有初筛作用的敏感方法,可在此基础上指导实施组织病理学检查鉴别内膜的性质。HS对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