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32篇
  免费   976篇
  国内免费   451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714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2224篇
内科学   1138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358篇
特种医学   9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393篇
综合类   4406篇
预防医学   2089篇
眼科学   115篇
药学   1998篇
  22篇
中国医学   1720篇
肿瘤学   413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29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913篇
  2013年   704篇
  2012年   826篇
  2011年   989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892篇
  2008年   748篇
  2007年   834篇
  2006年   775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797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430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9 毫秒
95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全麻下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采用膀胱外输尿管壁潜行抗返流吻合法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游离输尿管,于梗阻上方切断,膀胱半充盈状态下斜行切开膀胱后侧壁肌层,向两侧分离肌间沟。膨出的膀胱黏膜上做一小切口,在输尿管无明显张力、扭曲情况下,将输尿管与膀胱黏膜间断缝合,间断缝合膀胱肌层并捎带输尿管外膜,将长3~4 cm输尿管末端潜行包埋于肌间沟。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35 min,平均112 min;术中出血量30~50 ml,平均40 ml;术中和术后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6 d。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随访3~13个月,平均7个月,B超、静脉肾盂造影和(或)磁共振尿路成像显示无吻合口狭窄,5例肾积水消失,4例肾积水、肾盂分离由术前(19±4)mm下降至术后(11±2)mm,膀胱造影无输尿管返流。结论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应用AF椎弓根螺钉并经椎弓根人工骨注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例腰椎骨折,其中单纯压缩性骨折3例、爆裂性骨折2例,Frankel分级D级2例,E级3例,采用AF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液状人工骨注入椎体成形术。结果:2例神经功能D级转为E级,脊柱后凸角平均恢复210,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5%,人工骨椎体内充填满意,无外渗现象,随访3~15个月,平均8月无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高度变低及生理弧度缺失现象。结论:AF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能够提供脊柱的稳定性,重建伤椎前中柱的生物学功能,其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对照顾者实施康复认知教育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54例为实验组,配对选择实验组病人的照顾者54例,以2009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5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及照顾者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基础上,对实施照顾者进行康复知识培训,让照顾者掌握系统康复知识,并运用于对患者的照顾中.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护理4周后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照顾者实施康复认知教育,可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4.
<正>目前,肝切除手术依然是肝细胞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并已经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是肝癌病人即使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其术后5年复发率仍高达67.4%,存活率仅57.3%[1]。因此,只有通过积极治疗复发性肝癌,才能提高HCC的整体治愈率。目前,临床对原发性肝癌诊治已达成共识,而对于复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选择仍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复发性肝癌的治疗可参考原发性肝癌的相关策略,依据肝癌复发病灶的部位、大小、肝功能和全身情况,临床可选择治疗手段有再次手术切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2]。对于复发病人,如何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本文结合大量文献报道,分析复发性肝癌的各种治疗方式,并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和综合。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比较内外固定分期序贯与切开内固定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本课题组收治的61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方法不同分为内外固定分期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序贯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8~65岁;骨折OTA分...  相似文献   
956.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41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苯那普利组(B组,45例,接受苯那普利治疗);联合治疗组(C组,40例,接受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血压及血浆NO、ET测定,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ET水平对照。结果:较之对照组,三组高血压患者NO水平显著降低(P<0.01),E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三组治疗后血压、E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A组及B组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C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P<0.05);三组血浆NO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均<0.01);A组及B组血浆NO水平升高无显著差异(P>0.05),C组NO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和血浆ET水平,同时升高血浆NO水平,而两药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57.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对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增效作用及其对CD4、CD8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核苷类似物治疗,观察组予核苷类似物加健脾补肾方药治疗,疗程均为52周。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HBV DNA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抗原血清转换率、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可明显提高核苷类似物治疗CHB的疗效,减少拉米夫定致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其增效的机理可能与提高CD4及CD4/CD8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58.
目的通过蛋白注入和基因转染两种形式,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结肠癌Caco-2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用不同浓度SEA诱导;MTT法测定PBMC对Caco-2细胞的杀伤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EGFP-N1-SEA转染至Caco-2细胞,检测PB—MC对该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SEA浓度的升高,PBMC对Caco-2细胞的杀伤率显著上升,在36h、高效靶比、高SEA浓度的情况下,杀伤率可达57.23%;将pEGFP-N1-SEA转染至Caco-2中,转染效率达55%,同时能显著提高PBMC的杀伤率,转染60h后杀伤率可达54.62%。结论通过蛋白注入和基因转染两种形式,SEA均能诱导并增强PBMC对Caco-2细胞的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959.
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定量感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结果:在入组患者中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8%,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0%,存在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2%,具有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无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6%。结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两者在病变程度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探讨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把110例患者分为低血钾组、正常血钾组,对比两组的梗死部位、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血钾36例(占32.7%),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57.1%)与下壁(23.9%)相比更易合并低血钾(P<0.01)。低血钾组的梗死相关血管更多为前降支(55.6%)和近段病变(55.6%),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3)。低血钾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均为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的梗死相关血管多为近段病变,多为前降支,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