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3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患者女,84岁,因左上臂内侧局部糜烂迁延不愈6年,于2008年5月1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臂内侧局部浅表性糜烂,迁延不愈,皮损缓慢扩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在当地行相关诊治(具体不详),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22.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慢性进行性角化性皮肤病。斑块型汗孔角化症大多为单发皮损或损害数目比较少,而皮损多发,范围广泛的病例尚属罕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农民。因躯干四肢皮损33年余、阴囊、双踝部疣状损害3年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23.
患者,女,53岁。因双下肢出现红斑,结节,伴肌肉酸痛1年余,口腔溃疡1周,皮试针头注射处出现丘疹,脓疱40天而就诊。患者于去年5年份明显诱因小腿出现红斑,结节,约蚕豆大小,伴肌肉酸痛,一般需2周左右可消失,反复发生今年,今年躯干,面部,上肢,耳出现类似皮疹,散在分布,1周前出现口腔溃疡,患者一直在当地医院按过敏性皮肤病治疗,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发生率及耐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70株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淋球菌进行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的测定。结果:耐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菌株分别占60.00%(42)、71.42%(50)、37.14%(26)、54.28%(38),同时耐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率为80%(56)。未发现耐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的菌株。结论:武汉地区淋球菌环丙沙星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均增长迅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可以作为武汉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其余4种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5.
患者男,26岁.双手(足)指(趾)末端增生、肥厚7年,额部及头皮皮肤增厚5年,并进行性加重,于2007年4月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确诱因双手(足)指(趾)末端出现增生、肥厚,渐呈鼓槌状,膝关节肿胀,有间断性关节疼痛,随后双手及双踝、足背肿胀,无明显疼痛.  相似文献   
126.
<正>患者男,29岁。头顶断发1年余。患者1年前染发、烫发后头顶部出现片状断发,断发周边可见白色小颗粒及结节,此部位牵拉头发易在结节处折断,断发处毛发干枯无光泽。患者多次更换洗发水并勤剪发均未见明显改善。遂于2020年7月3日至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未见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27.
患者,男,14岁,学生.面部起皮疹13年,躯干部皮疹7年.患儿自1岁起面部出现红色皮疹,逐渐增多,无自觉症状.6岁时腰骶部出现皮疹,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自8岁始发作癫痫,每月至少2次,服药(具体不详)后癫痫可以控制.患儿行为正常,现正在读书,学习成绩中下等水平.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姐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查体: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眼距稍宽.面部可见密集淡红色丘疹,直径2~8 mm,触之较硬,表面光滑,伴毛细血管扩张.皮疹以鼻翼两侧、颊部、下颏为著,呈蝶形分布.右额部有一1.0 cm×1.5 cm的斑块,质韧,淡褐色,表面凹凸不平.腰骶部散在数个高起的鲛鱼皮样软斑块,约黄豆至花生大小.躯干部未见脱色斑.双手指甲周及双足趾甲周未见肿物.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毛母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40例毛母质瘤进行了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1:1,平均发病年龄21.2岁,平均病程2.3年,10岁以内发病者20%,20岁以内者加%,30~40岁35%,除1例多发外,均为单发的质地较硬的皮下结节,有压痛者7例(17.5%),病理上均可见到影细胞。发现3例特殊类型,1例表现为穿通型,其中2例为与表皮囊肿相关的毛母质瘤。临床正确诊断率15%。结论:毛母质瘤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影细胞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病理上可以出现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29.
患者女,52岁.颜面、四肢反复起疼痛性红斑2月余入院.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臂出现红色皮疹,绿豆大小,无明显自觉症状,后皮损逐渐增多增大,部分红疹中央出现水疱,呈虹膜样外观,触痛明显,皮损逐渐扩展至四肢和颜面,无口腔溃疡及关节肌肉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形红斑",给予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次.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竹黄颗粒Ⅱ号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的影响,选择2004年6月~200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竹黄颗粒Ⅱ号,10g/次,tid;对照组28例,消银片,5粒,耐。分别于药物治疗前、治疗后2周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PACAP的表达。结果药物治疗后,PACAP的表达对照组及研究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研究组PACAP的表达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竹黄颗粒Ⅱ号可通过影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CAP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