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将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到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的下肢肌肉内后,可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和恢复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的患肢血流,但采集风险较大,对患者年龄、身体条件、心理接受程度要求较高。与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资源丰富,细胞采集简单,免疫原性弱。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糖尿病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建立糖尿病兔动物模型,结扎双后肢股动脉及分支制备下肢缺血动物模型。取经DIL染料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分15点(每点平均细胞数约为1.67×106)注射于左后肢缺血部位,右后肢缺血部位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第2,4周后取双侧后肢内收肌和腓肠肌标本,病理切片观察血管新生程度,CD31免疫组化检测毛细血管密度并进行皮温测定。结果与结论:病理切片显示移植组较对照组侧支血管明显增多,CD31免疫组化标记移植组较对照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移植组皮温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改善糖尿病下肢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2.
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威灵仙治疗痛风的药理机制。方法:从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获取痛风的潜在靶点;从BATMAN-TCM数据库查找威灵仙活性成分及药物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分析网络拓扑参数(自由度和介数);将预测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威灵仙治疗痛风信号通路。结果:预测得到威灵仙治疗痛风的24个有效成分和44个相关靶点,其中核心靶点是白细胞介素10(IL-10)、KCNQ1、维生素D受体(VDR)等,主要生物学过程包括一氧化氮生物合成正向调节、核因子κB(NF-κB)转录因子活性正向调节、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主要作用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等。结论:初步探讨了威灵仙治疗痛风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发现其可能通过影响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等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探讨菊苣对高尿酸血症(HUA)鹌鹑尿酸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阐释菊苣防治HUA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鹌鹑,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20 mg·kg-1·d-1),菊苣高、低剂量组(10,5 g·kg-1·d-1),每组12只。除正常组喂饲鹌鹑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嘌呤饲料(普通饲料拌入酵母干粉15 g·kg-1·d-1)复制HUA模型。以菊苣治疗28 d,动态观察鹌鹑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及UA生成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给药7,14,21,28 d,菊苣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鹌鹑UA水平(P0.05);不同程度地抑制UA生成代谢酶5'-核苷酸酶(5'-NT)、腺苷脱氨酶(ADA)、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鸟嘌呤脱氨酶(GD)、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性(P0.05,P0.01)。结论菊苣可有效降低鹌鹑HUA模型UA水平,可能与其降低UA代谢酶5'-NT、ADA、PNP、GD、XO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的使用.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我院2011年1~6月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使用率为58.5%,使用强度为43.1DDD,外科系统抗菌药使用率、使用强度均高于内科系统;接受抗菌药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21.0%,外科系统低于内科系统;I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比例高达100%,术前0.5~2 h给药占76.1%,用药不超过24 h占30.1%;住院患者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使用人数最多(占55.2%),其次是硝基咪唑类(占17.3%).结论:我院抗菌药应用尚存在不规范现象,需加强监管力度,促进抗菌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药饮片零售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监督执法和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运用实地走访、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发放调查表对北京市17个区县88家经营中药饮片的零售药店展开调研,从人员资质、设施设备、购存销、中药煎煮等方面对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进行细致考察。结果:共发放问卷88份,回收88份,问卷回收率达100%。零售药店存在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购存销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不到位及中药代煎服务的开展不规范等现象。结论:北京市中药饮片流通终端环节整体情况较好,但还需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并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加大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对患者咨询三七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用药咨询系统中三七相关问题进行汇总,针对具体案例,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结果用药咨询系统中记录三七相关问题69例,涉及三七的质量、炮制品、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三七的质量与三七大小、生长年限等诸多因素有关;三七生品、炮制品、不同药用部位功效不同,需区别应用;三七及其制剂可能引起皮疹、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尽管三七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或保健品可长期服用,仍需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