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黄国明  郭明  黄绍烈  钞雪林  黄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86-3287,3291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现况,探讨ACS患者抑郁障碍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HAD(d)、MCMQ对104名AC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ACS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31.73%。②ACS伴抑郁障碍组的面对因子得分低于不伴抑郁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伴抑郁障碍组的回避因子和屈服因子得分均高于不伴抑郁障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面对、回避、屈服3个因素进入到回归模型(P﹤0.05)。结论 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ACS患者应对方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52.
血管紧张素Ⅱ与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许多心血管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生机理被认为与血管壁的脂质浸润、血栓形成、损伤后的生物连锁反应、平滑肌细胞的克隆增殖以及各种黏附分子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3.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已婚,农民。因四肢关节肿痛、胸闷、心悸、气短2年余,腹胀、不能平卧1周,于2006-10-26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起病后曾在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B超检查发现有心包积液及左侧胸腔积液,经心包穿刺抽液(为暗红色血性液体)、抗结核、泼尼松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停用泼尼松,但坚持口服抗结核药物至入本院。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查体:体温36.7℃、呼吸22/min、脉搏105/min、血压120/85mm Hg(1mm Hg=0.133kPa),神清,呼吸平稳,皮肤黏膜无黄染,双侧面颊部可见蝴蝶状红斑,颈静脉怒张,…  相似文献   
54.
<正>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是从唇形科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二萜醌类化合物,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体外试验表明,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损害、抗心律失常、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深入,其作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其磺酸化后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TanⅡA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和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48岁。血压增高伴头昏、头痛及阵发性胸痛约3年余。心电图运动试验(一),常服用复方罗布麻片以及安定片,血压有时可降至正常,但常有波动。本次就诊前两周内未服药。1988年1月17日,因头昏,测血压20/13.3kPa(150/100mmHg)。当日18时服硝苯啶20mg,半小时后患者上腹不适、恶心,于深夜1时许呕出咖啡色液体及四块拇指大小紫色血块约  相似文献   
56.
Brugada 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8岁,因反复晕厥9个月于2001年6月27日入院。发作前无明显诱因,晕厥时伴抽搐,持续数秒至5min不等,能自行缓解,数天至数周发作1次,平素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期间在广州某医院住院时发作过1次晕厥,当时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图1),经心肺复苏等抢救,恢复为窦性心律。家族史:其父有多次晕厥史,于67岁猝死,其弟于27岁猝死。体格检查:体温36.7℃,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mmHg(1 mmHg=0.133kPa),双肺及腹部无异常,心率100次/min,心律齐,无杂音,化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电解质均正常,X线心脏片、彩色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心电图(图2):图2为入院第1d的心电图,即晕厥发作后第2d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3ST段下斜型抬高,T波倒置,QRS波呈rsd’,酷似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T间期正常。患者入院后未经治疗,亦无晕厥发作。结合临床表现及家族史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  相似文献   
5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和疾病死因顺位排列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心血管疾病位居疾病谱的前列.冠心病(CHD)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常见心身疾病.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并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近年来,抑郁与CHD的联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就抑郁与CHD相互影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胰岛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志华  黄绍烈 《江西医药》2007,42(3):262-26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研究主要是围绕三种学说,即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和损伤反应学说.近年来Ross指出AS是炎症性疾病,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1].  相似文献   
59.
本文比较了急性心肌梗塞组50例与正常人组140例心室晚电位检出率。急性心肌梗塞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程序电刺激诱发试验对室性心动过速病人诱发率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可能降低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但例数少,不便结论;有室壁瘤,单型性持续性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其心室晚电位与文献报告一致。  相似文献   
60.
中指同身寸与食道心房调搏导管深度的关系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同身寸度量人体各器官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本文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指同身寸与食道心房调搏导管深度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利用此关第,可以解决食道电极导管一次到位问题,为临床检查与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