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1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7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3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33篇 |
内科学 | 36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36篇 |
综合类 | 163篇 |
预防医学 | 79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6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1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光动力疗法联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区域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comformed radiotherapy,IMCRT)治疗的剂量效应,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不同策略的有效综合治疗依据.方法 对手术失败或无手术适应证的空腔或浅表肿瘤患者,采用局部区域的综合治疗手段,观察PDT治疗在不同时间、能量密度、分次(TDF)与IMCRT/中医药治疗的量效关系.即分析在一定能量密度下照射20 min/次、30 min/次或照射1次、3次,以及不同能量密度即200 J/cm2、300 J/cm2下PDT治疗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PDT联合IMCRT和中医药治疗肿瘤,随着TDF的变化有显著统计意义,PDT对中晚期肿瘤特别是空腔脏器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肯定的,对梗阻型、放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肿瘤患者有较高的姑息治疗价值.结论 采用PDT、IMCRT与中药不同策略的综合治疗,通过TDF的优化方案,创伤性小、不良反应少,可达到减毒增效带瘤生存的目的,使中晚期肿瘤患者"变不治为可治". 相似文献
32.
33.
34.
本文综合报道我院传染病科自1973年以来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研究情况。微循环方面应用甲皱镜检查、指脉血流图、VMA测定、EKG描记等方法,并配合凝血象检查和尸体解剖等,初步说明本病早期即有微循环障碍现象,是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病理基础。观察包括细胞免疫功能测定、PHA与SK-SD皮试、及SRFC与LBT检查等,显示 相似文献
35.
肝癌的起病比较隐匿,早期肝癌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于中晚期。肝癌的典型症状,其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最为常见,其次是上腹部包块。纳差、乏力、消瘦、原因不明发热、腹泻、腹痛、右肩酸痛等。 相似文献
36.
背景:SH2D1A 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
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 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初诊为淋巴瘤且年龄<18岁,经高通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SH2D1A 基因突变的连续住院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基于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成熟T细胞淋巴瘤合并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先以HLH方案控制病情,确诊后予SMILE方案化疗。化疗2~3个月行中期疗效评估。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超声和PET/CT,化疗结束第1、2年内每3个月评估瘤灶超声、肝功能、LDH和免疫功能。
主要结局指标: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结果6例伴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5(4~12)岁。瘤灶累及胃肠道3例,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多脏器浸润各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理类型: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高级别成熟B细胞淋巴瘤,1例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1例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5例患儿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指标下降。5例病初全血和血浆EBV DNA均阴性,其中2例病程中复测全血EBV DNA上升至≥105拷贝数/mL;1例病初合并HLH,多次全血EBV DNA为106拷贝数/mL。6例均提示SH2D1A基因突变,2例完善SAP蛋白检测未见异常;1例染色体异常。3例完成化疗,2例因HLH死亡,1例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
结论: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临床少见,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在合适时机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子宫脱垂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进行围术期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为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重要方式,围术期进行系统全面护理可使患者安全过渡围术期护理,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加顺铂化疗联合热疗对进展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中晚期肺腺癌39例患者,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全身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60 mg/m2分第13天给药,同时配合内生场热疗,2次/周,21 d为1周期。结果 39例患者中无CR,PR 21例(53.85%),SD 12例(30.77%),PD 6例(15.38%),疾病缓解率(CR+PR)为53.85%,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4.62%。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大部分为Ⅰ、Ⅱ度,患者耐受良好。结论培美曲塞加顺铂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是一种对中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大黄和虎杖及其配伍对血瘀症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每组8只。实验Ⅰ、Ⅱ、Ⅲ组分别予以30 mg·kg-1大黄、虎杖、大黄虎杖(1∶1),qd;空白组和模型组均按5 mL·kg-1的剂量予以0.9%NaCl,qd。5组大鼠均连续灌胃10 d。第10天灌胃1 h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予以盐酸肾上腺素1 mg·kg-1,腹腔注射。24 h后,再次注射相同剂量的肾上腺素。急性血瘀模型制备1 h,将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比较4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和血脂指标。结果空白组和实验Ⅲ组的全血黏度200/s分别为(3.26±1.33)和(4.51±1.15)mPa·s,50/s分别为(4.21±1.41)和(5.80±1.44)mPa·s,5/s分别为(9.75±2.97)和(13.27±3.14)mPa·s,1/s分别为(25.58±7.24)和(34.49±7.95)m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8.04±0.80),(7.39±0.31)和(7.18±0.62),空白组与实验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与实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和实验Ⅱ组的三酰甘油分别为(0.92±0.39)和(0.61±0.15)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虎杖单用和大黄虎杖配伍合用均对血瘀证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大黄虎杖1∶1配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虎杖能显著降低三酰甘油,而大黄单用没有表现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在降低血脂方面大黄和虎杖配伍合用也没有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0.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头孢丙烯干混悬剂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Waters X-Bridge柱
(250mm×4.6mm,5μm),以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
20μL。结果 苯甲酸钠在浓度50.64~253.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51213x-28750,相关系数r=0.9998;
定量限为0.31μg/mL,平均回收率(n=9)为100.2%。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良好、准确、快速,精密度及耐用性良好;可用于头孢
丙烯干混悬剂中苯甲酸钠含量测定,并对其药品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