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性,寻找可以用于早期预测和/或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2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距发病时间<72 h)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时和住院期间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录12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有175例纳入本研究,其中52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患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检测vWF:Ag、PT、PC、AT Ⅲ和D-dimer指标可作为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和/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动态监测病程中的各指标能提高预测价值,尤其是vWF: Agmax、PTmax、APTTmax、TTmax、FIBmin、D-dimermax、PLTmin、PCmin、PLGmin、AT Ⅲmin以及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值(△)是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和/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提示,动态监测各指标的变化值,尤其是△vWF:Ag、△PT、△APTT、△FIB、△TT、△D-dimer、△PLT、△PC、△AT Ⅲ、△PLG可作为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和/或死亡的有效实验室指标(AUC0.63-0.84)。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功能紊乱。入院时检测vWF:Ag、PT、PC、AT Ⅲ和D-dimer指标可作为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和/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患者病情中动态监测vWF:Ag、PT、APTT、TT、FIB、D-dimer、PLT、PC、AT Ⅲ、PLG以及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会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在评价HBV感染相关急性失代偿肝硬化(acute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D)患者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患者疾病进展多器官系统衰竭和28 d死亡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447例未使用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患者,其中ACLF患者269例、AD患者178例,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ysmex CS5100血凝仪发色底物法检测ATⅢ活性。结果 AD组中住院进展为ACLF的患者基线ATⅢ活性显著低于未进展组[36.2%(22.7%, 49.3%)vs 47.8%(38.3%, 61.4%),P=0.021],ATⅢ活性用于鉴别诊断ACLF与A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06。ACLF患者中,ATⅢ活性与MELD评分(r_s=-0.344,P=0.000)、CLIF-C ACLF评分(r_s=-0.311,P=0.000)和CLIF-C OF评分(r_s=-0.315,P=0.000)呈负相关;ATⅢ活性在凝血功能衰竭及肾衰竭患者中显著降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TⅢ活性≥20.1%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ATⅢ20.1%组患者(22 d vs 17 d,P=0.001)。治疗5 d后28 d死亡组患者ATⅢ活性也较存活组明显降低[17.8%(12.6%,25.2%) vs 22.6%(18.1%,30.9%),P=0.020]。结论基线ATⅢ活性水平可作为临床医生鉴别诊断ACLF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评估ACLF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密切监测血浆ATⅢ活性有助于准确评估AD和ACLF患者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P方案联合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7例,按照是否使用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分为DP组和DP+YH16组。DP组采用多西紫杉醇+顺铂的化疗方案,DP+YH16组采用多西紫杉醇+顺铂+恩度的化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P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7.78%,临床收益率为72.22%;DP+YH16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9%,临床收益率为94.73%。DP+YH16组的临床有效率以及临床受益率均显著优于DP组(P0.05)。2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以造血系统以及肝功能损害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YH16组患者化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较DP组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方案联合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受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握力与其他营养指标间的关联,以明确握力测量在评估腹膜透析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53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年龄、透析龄、BMI、握力测量数据、人体测量数据、营养评估数据及血生化指标数据,对握力与其他各项指标间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腹膜透析患者的握力平均为(25.71±10.84)kg,握力与性别、年龄、BMI、营养评分、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握力随着年龄、透析龄及营养状况的改变而改变,握力测量数据能反映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解决APTT纠正试验Rosener指数"灰区"的方法, 建立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方法收录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PTT单独延长的患者样本, 借助ROC曲线探索不同方案的最佳判断界值, 建立联合应用1∶1和4∶1混合解决"灰区"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收录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同类样本验证该方案和路径的诊断效能。结果传统Rosener指数判断标准对因子缺乏和抑制物的区分效能较低, 建立组和验证组共49例(15%)样本位于"灰区";建立1∶1混合纠正试验Rosner指数判断因子缺乏的最佳界值为5.0%, 判断抑制物的最佳界值为9.1%, 对于5.0%~9.1%的样本进行4∶1混合纠正试验能明显提高低滴度抑制物的检出率;借鉴Rosner指数建立孵育后延长时间百分比-P(1∶1混合时>10.8%和4∶1混合时>13.5%)用于判断抑制物具有时间依赖性较共识推荐的2种方案诊断效能更高。联合1∶1和4∶1混合纠正试验对于因子缺乏和抑制物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宫颈鳞癌患者196例临床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LMR预测术后生存的最佳截点,并以此将患者分为低LMR和高LMR组。采用非参数分析乘积估计法(Kaplan Meier)分析两组总生存期(OS)。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LMR预测宫颈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最佳截点为457,按术前457为截点分为高LMR组和低LMR组;高LMR组与低LMR组在肿瘤大小、肿瘤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E cadherin、Ki 67蛋白表达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宫颈鳞癌患者OS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E cadherin、Ki 67蛋白表达水平、LMR均是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高LMR组患者OS高于低LMR组患者(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显示:术前低LMR值是宫颈鳞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术前外周血LMR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对临床医生判断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四川地区汉族和藏族人群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的携带率及基因分型,分析地贫患者地贫基因分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 147例汉族成人和613例藏族成人的红细胞参数,对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SEA/αα为主;β-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39%(16/1 147),基因型以CD17和IVS-Ⅱ-654为主;αβ复合型地贫检出2例。33例地贫基因阳性标本的MCH均80 fL,最大为83.7 fL。613例藏族中仅有1例为地贫基因携带者。结论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地贫基因携带率较高,存在有多种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和基因型,应进一步加强地贫基因的筛查力度,尤其需要特别重视MCV<84 fL、MCH<27 pg 人群的地贫筛查,而四川藏族人群不推荐常规进行地贫筛查。基因检测技术在指导遗传咨询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