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34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76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316篇 |
内科学 | 122篇 |
皮肤病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47篇 |
特种医学 | 3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79篇 |
综合类 | 854篇 |
预防医学 | 417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339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595篇 |
肿瘤学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41篇 |
2011年 | 158篇 |
2010年 | 130篇 |
2009年 | 137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166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194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 Linn.有多种传统医疗用途,但对其治疗腹绞痛、腹泻、气喘和高血压等的作用未进行广泛的药理学研究。因此观察了该植物粗提物的抗痉挛、支气管扩张、血管扩张、心脏抑制等作用。 相似文献
62.
柳竹冯涛王雪梅王展杨雅琴马惠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5):553-557
目的比较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特征和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至9月,入组帕金森病患者70例(帕金森病组),临床很可能的MSA-P患者23例(MSA-P组)。所有患者至少有一侧肢体或头部存在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完成震颤分析和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观察患者静止、姿势震颤的优势频率、振幅和节律形式。结果 MSA-P组较帕金森病组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Ⅲ部分评分高(t=-2.098,P<0.05),改善率明显降低(Z=-9.446,P<0.01),两组震颤评分和急性美多芭冲击试验的震颤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止性震颤MSA-P组非同步非交替震颤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χ~2=8.756,P<0.01),细小无规律震颤者高于帕金森病组(χ~2=4.788,P<0.05);姿势性震颤MSA-P组高频震颤(>6 Hz)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χ~2=11.312,P<0.01)。MSA-P组静止性震颤频率高于帕金森病组(t=-2.119,P<0.05);持物姿势性震颤频率高于帕金森病组(t=-2.274,P<0.05)。两组姿势性震颤评分越高,姿势性震颤和持物姿势性震颤频率越低。帕金森病组25%存在头部震颤,MSA-P组未见头部震颤。MSA-P组22.7%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震颤有>30%的改善,但总体改善率均未超过30%改善率。女性MSA-P患者震颤改善率较男性更高(P<0.05)。结论帕金森病和MSA-P震颤特征有较多相似性,MSA-P患者震颤频率较高,静止性震颤以非同步非交替、细小无规律震颤为主,且少见肢体外震颤。小部分MSA-P患者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震颤改善有效,女性患者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63.
65.
最新版指南提供了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存活患者预防未来卒中事件
的基于医学证据的全面、及时的建议。指南的受众是所有参与这些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医师。基于
证据的建议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干预血管阻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
抗血小板治疗。建议还包括各种特殊病因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妊娠等的卒中二
级预防。指南有专门章节阐述颅内出血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指南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功法对阳虚体质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阳虚体质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功法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综合疗效、阳虚质积分和出现阳虚症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阳虚质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阳虚症状出现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功法能有效改善阳虚质,提高阳虚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70.
周金慧邢栋马哈木肇越赵雅慧魏宏权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2):154-158
目的观察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3-methylindole,3-MI)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31只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10只,嗅觉障碍组(B组)10只,嗅觉障碍+嗅觉训练组(C组)11只。B组及C组小鼠腹腔注射150 mg/kg的3-MI以诱导嗅觉障碍模型,A组注射同体积玉米油。造模后第1天起C组小鼠使用4种嗅素进行经鼻雾化吸入,B组小鼠使用4组蒸馏水进行雾化吸入,均2次/d,30 min/次/种嗅素,连续训练28 d。A组不予处理。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第7、14、21、28天行觅食实验,以觅食时间评估小鼠嗅觉功能的变化。造模后第28天处死小鼠取嗅黏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嗅黏膜上嗅觉标记蛋白(OMP)阳性的数量及嗅上皮厚度,评估嗅觉训练干预效果。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均无嗅觉障碍;造模后第7、14、21、28天,C组小鼠觅食实验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88±100.50)s比(266.73±46.83)s,(132.00±84.62)s比(264.10±48.50)s,(103.57±77.43)s比(197.43±69.78)s,(67.79±32.54)s比(176.63±61.06)s,P值均<0.05],但B、C两组小鼠觅食时间均长于A组[A组造模后第7、14、21、28天觅食时间分别为(27.13±5.36)s、(25.83±7.28)s、(23.13±2.72)s、(26.63±7.60)s,P值均<0.05]。造模后第28天,B及C组小鼠OMP阳性细胞数较A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0±28.19)个/高倍视野比(288.22±84.06)个/高倍视野,(199.33±58.55)个/高倍视野比(288.22±84.06)个/高倍视野,P值均<0.05]。而C组小鼠嗅黏膜OMP的阳性细胞数高于B组(P<0.05)。OMP阳性细胞数量与觅食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886,P<0.01)。嗅上皮厚度方面,B组小鼠嗅上皮厚度较A组及C组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7±31.27)μm比(114.55±40.70)μm比(90.54±37.72)μm,P值均<0.05]。结论嗅觉训练可促进恢复3-MI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的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