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SD大鼠成肌细胞冻存复苏后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成肌细胞冷冻复苏后,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将原代、2、4、6代成肌细胞液氮冻存,4周后复苏并进行体外培养,并与未冻存的相应各代次传代成肌细胞进行体外增殖特征比较;同时对传代和复苏成肌细胞的第2代细胞融合率进行了观察。结果:复苏后成肌细胞倍增时间、平顶期较对照组长;但成肌细胞形态、特性未见明显变化;复苏后成肌细胞融合率与传代细胞一致。结论:成肌细胞冻存后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化面肌修复所需的种子细胞来源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2.
背景:目前还没有找到理想的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女,中空样结构的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有着良好的可应用的发展前景。 目的:将下颌下腺细胞与家免及SD大鼠的脱细胞气管基质共培养,评价其生物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02/2005—05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卫生部移植与免疫莺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用改良去污和酶交联法,去除SD大鼠和家兔气管的细胞,制备脱细胞气管基质。 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颊部皮下植入SD大鼠的脱细胞气管,另一组植入家兔的脱细胞气管。将传至第3代的下颌下腺细胞接种到2种脱细胞气管和PGA膜上培养,对照组进行无材料12孔板单纯细胞接种,进行细胞/支架材料复合体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光镜、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气管基质的组织结构和内壁的拓扑结构。于1,4,12周,对埋置在颊部皮下脱细胞气管周围的组织进行炎症反应评估。在培养的1~7d,每天对各组细胞进行计数,并分别于培养第1,3,5,7天,以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A值及其上清液中的淀粉酶活性。 结果:两种动物气管中的细胞被完全去除。在颊部皮下埋置的两种脱细胞气管周围的组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生长在2种脱细胞气管上的下颌下腺细胞数明显多于PGA膜(P〈0.05),其上清液中淀粉酶活性及细胞的A值也高于PGA膜(P〈005)。 结论:自制的脱细胞气管基质保持了中空状,并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93.
健康教育流程表在断肢/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流程表对断肢/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依据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流程表,对48例断肢/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采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评价,并与去年同期比较。结果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从去年同期82%上升到100%;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从85%上升到98%。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流程表对断肢/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增强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4.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 ,手术方法较多。而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是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首选治疗方式[1] 。我科近几年来采取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 30例 ,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7例 ,女 3例 ;左侧 16例 ,右侧 14例 ;年龄 14~ 6 4岁 ,平均 34岁。1.2 治疗方法 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有两种术式[1] :1)在跟腱非抵止处断裂的手术方法 :作后内侧纵形切口 ,切开腱周组织加以保护 ,用两枚直针穿在一根细的不锈钢丝的两端 ,一端的直针首先从…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及其相关并发症的CT影像表现与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0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施以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CT的诊断价值。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阑尾炎202例,非阑尾炎4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85.15 %、75.00 %、84.95 %。CT诊断各类型阑尾炎的准确率最高可达100.00 %。急性阑尾炎患者CT影像主要表现为阑尾增大肿胀、周边炎性渗出、阑尾尾部积液、阑尾粪石、管壁增厚、阑尾周边脓肿等。结论:CT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306例患者中72例发生肝转移,发生率为23.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大体类型、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数、术前CEA水平、手术时间均影响肝转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是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分化不良、有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颈部及大脑中动脉血管血流峰值,并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术后患者颈动脉血流峰值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早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8.
1992年,在加拿大一个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传出这样颤抖却又有力的声音:"各位先生,我想问问你们,若我不能批准自己去死,那我这个躯壳的主人又是谁呢?究竟我的生命是谁拥有呢?"这是一位患上绝症后,一直争取将安乐死合法化的罗得.里格斯太太临终前的呐喊和抗争。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温针灸加中药贴敷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5例,采用温针灸加中药贴敷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局部压痛点注射利多卡因和曲安奈德封闭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43.1%,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治愈率27.6%,总有效率87.9%.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加中药贴敷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0.
姚江  童超  周志梅  黄桂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770-1772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BRCA1、2在3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1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联合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等特征的关系。结果 BRCA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是否绝经均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BRCA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是否绝经均显著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BRCA1、2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355、-0.517,P<0.05)。BRCA1的表达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4,P<0.05),与PR的表达无关(r=0.243,P>0.05)。BRCA2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无关(r=0.201、0.245,P>0.05)。结论 BRCA1、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乳腺癌治疗及预后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