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6年前因打球撞击头部进行CT检查发现左额占位病变,MRI检查示:左侧额顶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明显强化,直径约4.5cm,类圆形脑内占位病变(图1),诊断为低级别胶质瘤。在外院行胶质瘤切除术,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报道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32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和视神经功能保护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32例,肿瘤全切除31例,其中包括Simpson Ⅰ级全切除20例,SimpsonⅡ级全切除11例,肿瘤次全切除1例.手术后视力改善10例,视力无变化15例,视力变差7例.全切除的病例术后随访14~6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鞍结节脑膜瘤,保护视神经功能和严密的颅底重建,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颅内压监测对脑出血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等数据库,纳入有关研究颅内压监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影响的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5篇为随机对照研究,8篇为队列研究),包括4 0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3(95%CI:0.25,1.14),P=0.11]。结论 颅内压监测不能降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其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1 病例摘要 患者陈某某,男,35岁,农民,住马头镇板岭管理区,住院号15339.因畏寒、发热(T39℃±),伴头痛、咳嗽、咳少许血丝痰,活动后稍气促,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四天,皮肤巩膜黄染2天.曾先后在卫生站、镇医院拟“感冒、支炎”肌注柴胡及服中草药治疗,症状无改善,在本院拍胸片检查提示“肺结核”,于1997年9月8日收入院.平素体健,无肝炎、肺结核病史.入院体查:T39.2℃,P96次/分,R22次/分,BP124/78mmHg,神志清,急性病容,营养中等,精神困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腋下淋巴结未触及.心律整,无杂音,双侧肺呼吸音增粗,有少许湿性啰音.肝右肋下仅可触及,无压痛.  相似文献   
105.
导航系统辅助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脑室肿瘤1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室肿瘤外科手术时的病灶及周围结构的定位和报道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导航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室肿瘤15例,其中侧脑室肿瘤9例,第三脑室肿瘤4例,第四脑室肿瘤2例,术后进行随访和分析。结果 15例定位准确,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结论导航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能有效地减低手术的创伤,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外科治疗的脊柱骨巨细胞瘤(GCT)患者的临床信息,找出其中与肿瘤复发相关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156例脊柱GCT病例。单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节段、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Jaffe病理学分级、既往有无复发史、手术方式(囊内刮除、扩大刮除、全脊椎整块切除和分块切除)等7项临床指标与肿瘤复发的关系。影响复发的多变量相关分析采用逻辑回归方法。结果 156例患者中外院手术复发后来我院就诊25例,首次来我院就诊131例;男71例,女85例,年龄16~68岁,首次发病平均年龄为31岁;肿瘤部位在颈椎34例(21.8%),胸椎52例(33.4%),腰椎31例(19.8%),骶尾椎39例(25.0%),累及2个以上椎节者11例。采取病灶囊内刮除39例,扩大刮除64例,全脊椎切除53例。随访时间18~165个月,平均59个月,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术后复发45例,其中再手术34例,3次手术3例,4次手术2例;31例患者首次复发在术后2年之内。病灶囊内刮除、广泛刮除、全脊椎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6.15%、26.56%、18.87%。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与脊柱GCT复发具有相关性,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影响脊柱GCT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手术方式是影响脊柱GCT复发的重要因素。全脊椎切除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手术后2年内密切随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SUMMIT枕颈(SUMMIT Occipito-Cervical,SUMMIT OC)内固定系统在上颈椎骨肿瘤切除术后枕颈稳定性重建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9月本院对16例患者进行了上颈椎骨肿瘤切除后SUMMIT枕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9个月。结果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等并发症。术后头颈位置保持良好,植骨均于术后3个月达到骨性愈合。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换药术后2周愈合。结论SUMMIT OC内固定系统在上颈椎骨肿瘤切除术后能够有效的维持枕颈部的即刻稳定,便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枕颈植骨块融合。安装方便,适合在上颈椎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108.
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治(附5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正确诊断和治疗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我科自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肝癌破裂出血患者5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7例,女5例,年龄24~69(平均53.7)岁。自发性破裂出血49例,外伤性破裂出血3例。突发右上腹部疼痛48例,出现腹膜刺激征42例,合并休克33例。有肝炎、肝硬变、肝癌病史46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42例。行急诊B超检查32例,急诊CT检查17例,均提示肝癌破裂出血。肝功能ChildA级18例,B级24…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脑膜瘤内部的血管分布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和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膜瘤标本15例,收集每例标本硬膜鼠尾征处、基底中心、瘤中央、瘤缘4个不同部位的脑膜瘤组织,每个部位分别连续切片3张,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VEGF、HIF-1α的分布和表达. 结果 CD34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和细胞浆,染色呈棕黄色颗粒,VEGF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而HIF-1α主要在细胞核,少量在胞浆.尾征和瘤缘部位MVD、VEGF、HIF-1α的表达高于基底中心和瘤中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MVD与VEGF、MVD与HIF-1α、VEGF与HIF-1α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960,P=0.040;r=0.964,P=0.036;=0.998,P=0.002). 结论 脑膜瘤外周部的血管生成比中央区丰富;HIF-1α、VEGF在诱导并促进脑膜瘤的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