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岷  童荣生  黄晓波 《中国药师》2011,14(4):526-528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方法:以一位心脏术后患者为例,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分析患者所用相关药物,跟踪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药物治疗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患者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使药物治疗更趋合理,在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临床的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2.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  王宾友  刘雅  何萍  黄晓波  欧阳凌云 《四川医学》2010,31(10):1422-1425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1.36%,其中男15.69%,女8.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5.34%,其中男25.86%,女25.02%,两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升高,代谢组分异常数目亦增多(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筛查和研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童荣生  陈岷  黄晓波  杨勇  李刚  龙恩武 《中国药师》2009,12(11):1606-1609
目的:查找循证医学及循证药学证据,解决临床用药问题,比较关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安全性以及美罗培南的输注方法改进。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Medline/Pubmed,Cochrane central、《荷兰医学文摘》、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数据库(SCI—E)、Current Content Connect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实验等,并对所获得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检索到系统评价4篇,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3篇,输注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2篇。美罗培南的肝损害发生率略高于亚胺培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应用剂量无关。美罗培南对难治性耐药茵应用的方式和剂量应为3h连续静脉滴注,并且在随后的临床实践中应用。结论:对难治性耐药菌应采用美罗培南3h连续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简称后超)放射治疗联合紫衫醇化疗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方法将7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后超+紫衫醇组(LCAHR+C组)和单纯后超组(LCAHR组)。放疗前2/3疗程常规分割,即2Gy/次,5次/周,共40Gy,后1/3疗程1.5Gy/次,2次/d,间隔6h或以上,5d/周,总剂量64~70Gy。LCAHR+C组自放疗第1天紫衫醇135~175mg/m2,每3周为一周期,放射治疗期间共连续两周期化疗。结果72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LCAHR+C组和LCAHR组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3%、72.2%、63.9%和72.2%、55.6%、50.0%,治疗组局部控制率高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3.9%、52.8%和75.0%、52.8%、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可提高的近期疗效和3年局部控制率,可作为食管癌的一种治疗手段,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女性绝经后乳腺癌术后放疗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内分泌治疗的时序性.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156例女性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分为两组,77例放疗同期联合AI内分泌治疗(A组);79例放疗后序贯AI内分泌治疗(B组).随访统计两组毒...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5—9月,采用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2例。对通道建立时间、清石率、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一次性成功建立皮肾通道,皮肾通道建立时间为5~10 m in,平均(6.6±1.2)m in,一期结石清除9例(75%),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下降-2.6%~17.1%,平均下降(6.2±3.3)%术后患者出现发热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至出院时间为5~14 d,平均(7.4±2.7)d。结论 B超引导下通过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新型方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提高对ICU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方法:分析ICU心脏术后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并发精神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8%,26例患者治愈,3例死亡。结论:术前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心功能水平低下、合并其他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术中因素有手术类型、体外循环及其时间、手术及转流技术等。术后因素包括ICU内的环境、ICU内停留的时间、气管插管持续时间、心肺功能不全、感染、药物滥用等。  相似文献   
38.
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重庆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2005年,在重庆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以社区(村)为单位,抽取重庆市2005年城乡5 246人进行高血压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重庆市高血压患病率18.49%,标准化率为16.6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35岁以上患病率上升幅度明显.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55%,36.91%,10.72%;城市知晓率55.56%,治疗率52.51%,控制率16.49%,明显高于农村22.57%,15.78%,2.91%,均P<0.01.重庆市高血压危险因素有城乡差别、年龄、男性、超重或肥胖(BMI≥25)、腹型肥胖、高脂血症、口味偏咸、睡眠时间少.保护因素有文化程度、饮红茶等.结论 重庆市高血压患病率呈较快上升趋势,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城乡差别、腹型肥胖.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在老年人食管癌中的长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63例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组(CF)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组(LCAF);比较两组的即期疗效、3年的局控率、总体生存率、急性和晚期放射损伤、生存3年时躯体功能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地完成整个疗程,两组生存率ICAF组的1、2、3年生存率为67.7%、41.9%、32.3%,CF组为53.1%、31.3%、18.8%,疗效IEAF组明显高于CF组;疗后3年时躯体功能状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放射气管炎和放射性食管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晚期放射损伤主要为放射性肺损伤和食管狭窄,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疗后长期生存的患者生活质量差别不大.结论 对于全身一般状况好、病期较早且无其他严重内科疾患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可采用LCAF,提高局部控制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0.
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表皮脂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皮肤生理改变(包括表皮水分丢失量和角质层水分含量)是否与表皮脂的代谢有关。方法:在小鼠的背部和躯干外涂2,4-二硝基氟苯(DNFB),建立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利用14[C]乙酸对AD模型表皮脂的代谢进行研究,并用电子显微镜对AD皮肤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AD表皮的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的角质细胞间均为正常的复层板层膜结构。而皮炎组的深层角质细胞间虽可见正常的复层板层结构,但有许多没有加工完全的膜结构存在。结论:推测AD皮肤生理的异常改变可能是由于表皮脂的合成减少和角质细胞间膜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