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目的: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ECM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的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APACHEII评分,ECMO治疗后72 h的RDW、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等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ECMO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建立死亡预警模型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以评估RDW及死亡预警评分对ECMO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ECMO患者71例,死亡组38例、存活组33例,死亡组患者在年龄、APACHE Ⅱ评分、ECMO上机72 h RDW、72 h APTT均高于存活组,住院时间低于存活组( P<0.05) ;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ACHE Ⅱ评分( OR=1.117, P=0.047)、ECMO上机72 h RDW( OR=1.102, P=0.029)、72 h APTT( OR=1.049, P=0.029)为ECMO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ECMO上机72 h RDW、72 h APTT,APACHE Ⅱ评分预测ECMO患者死亡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1、0.691、0.632 ( P<0.05),联合三者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4,灵敏度0.526,特异性0.909;通过预测模型建立ECMO患者死亡预警评分,小于2分为死亡低风险,大于2分为死亡高风险,预警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灵敏度0.607,特异性0.923。 结论:ECMO上机后72 h RDW对ECMO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ECMO上机后72 h RDW、72 h APTT、入院24 h APACHE Ⅱ评分建立ECMO患者死亡预警模型评分,对预测ECMO患者死亡的价值优于单指标。  相似文献   
142.
14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1990年公布的抽样调查资料,我国城市人口的高血压发病率已超过10%,其中25岁~65岁的年龄层中,高血压发病率达到20%。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正在向青少年扩展,据北京5916名6~18岁的青少年进行为期四年的调查表明,高血压偏高者竟占总人数的9.36%。  相似文献   
144.
TURBt+BCG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陈祯儒1黄晓波2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很容易复发,我们采用TURBt+BCG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随访12~36个月,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2年5月至1995年5月,采用TURBt+BCG...  相似文献   
145.
为评价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心肌缺血(MI)的能力,在开胸犬动物模型上经静脉注射C_3F_8声振白蛋白微泡悬液,观察基础状态下心肌酶谱、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变化;观察在基础状态下和在LAD血流减少50%、减少75%及减少90%状态下MCE的时间-强度曲线变化。结果显示:峰强度、曲线下面积在各种状态下差别显著,且与冠脉血流是显著正相关,而达峰时间、峰强减半时间及至峰强减半时间与冠脉血流灌注是负相关,但不够敏感。C_3F_8声学造影剂不导致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心肌酶谱、生化指标于注射造影剂前后也无明显改变;心电图ST-T无改变,无心律失常。结论:静脉注射C_3F_8声振白蛋白微泡悬液行MCE可定量心肌缺血,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6.
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波  高宇翔 《四川医学》2002,23(2):113-116
目的了解不停跳冠脉搭桥(OPCAB)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测定1 5例()PCAI3患者①诱导后,②取乳内A,③前降支搭桥,④右冠支搭桥,⑤回旋支搭桥,⑥对角支搭桥,⑦吻合主A,⑧术毕,⑨术后2h,⑩术后6h,11术后16h,共11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CO,CI,HR,ABP,CVP,PAP,PCWP)及计算值(SVR,PVR,SVI,LVSWI,RVSWI),在①,②,⑦,⑧,⑨,⑩,11共7个时点同时抽取肺动脉和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计算氧代谢指标(I)O2I,VO2I,O2ER).结果氧代谢变化DO2I和VO2在①,②,⑦,⑧,⑨呈正相关,(P<0.05),提示存在氧供病理性依赖.DO,I术后⑨,⑩,11组明显高于术中各组(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值;VO2I在术后⑧,⑨,⑩,11组明显高于术中组(P<0.05);O2ER在⑦明显高于①组,(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CO、CI,HR在术后⑨,⑩,11组明显大于术中各组,(P<).0.05),但CO、CI仍然低于正常值;SVR在术后(⑨,⑩,11组)明显<术中各组(P<0.05);PVR各组无明显差别(P>0.05);CVP,mPAP,PCWP在搭桥期间明显>其他各组(P<0.05);LVSWI在搭桥期间(⑤,⑥组)明显<①组,(P<0.05);结论重危冠心病患者存在氧代谢紊乱和低心排.OPCAB搭桥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需特殊管理技巧.OPCAB术后虽然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值,为降低围术期病死率,仍有积极循环支持和氧供支持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观察给予脓毒症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后血清氮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时间的变化,探讨rhBNP对脓毒症诱导心功能障碍的干预效应。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资料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rhBNP组,两组患者除目标导向治疗(EGDT)外,rhBNP组静脉推注rhBNP 1.5μg/kg,后以0.075μg·kg-1·min-1持续泵入48h;对照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BP。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时采血行即时检验(point of care,POCT),检测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并同时于床旁行经胸心脏超声测定LVEF。结果治疗后第1、3天rhBNP组Nt-proBNP水平和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Nt-proBNP水平和cTnI明显高于第1天和第7天(P0.01)。治疗后第3、7天rhBNP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第3天两组LVEF明显低于治疗前和第7天(P0.05或P0.01)。结论 rhBNP能降低脓毒症患者Nt-proBNP及cTnI,提高LVEF,显著改善脓毒症诱导的心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8.
甲状腺手术两种颈浅丛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颈浅丛阻滞方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4例,分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A组)27,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扇形阻滞法(B组)27例,应用VAS评分法评定麻醉效果并观察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用量,并监测术中SBP、DBP、ECG、HR、SpO2及并发症。结果VAS评分、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芬太尼使用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较传统扇形阻滞法操作简便,阻滞完全,更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49.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本人在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积累了一些套管针穿刺成功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风心病合并恶液质病人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60例风湿性瓣膜病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的病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肠内营养计划+超声监测GRV组)和B组(常规肠内营养计划+胃液回抽监测GRV组),分别根据GRV调整营养方案,从而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并发症、营养达标时间和住ICU时间的区别。结果:两组病人在Hb、TP、ALB水平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营养状态优于B组;两组在胃潴留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上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率更低;A、B两组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分别为(3.02±0.78)d、(4.89±0.69)d,A组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少于B组(t=2.278,P=0.019)。A、B两组住ICU时间两组分别为(10.41±1.98)d、(11.39±1.75)d,A组的住ICU时间少于B组(t=2.384,P=0.015)。结论:床旁超声监GRV可以更准确地指导风心病合并恶液质病人术后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改善营养状态,更快达到目标喂养量,缩短住ICU住院时间,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