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砷汨种重金属,近年发现三氧化二砷和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部分病例显然因此获治愈。体外研究发现砷:①能降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融合蛋白;②能诱导白血病细胞株体外产生调亡。砷的体内作用机制无疑与上述两作用有关,但砷通过何种机制达到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性清除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2.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已知引起IFI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菌属和白色念珠菌,然而非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微生物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进一步规范IF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约国内有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照国外相关的标准,制定出适合国人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现予以公布,供国内广大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同时希望广大读者在实施过程中对本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以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73.
单倍型相合异体骨髓与去T细胞自体骨髓的混合移植黄晓军郭乃榄卢锡京张耀臣范韫明陆道培异体骨髓移植因移植后继发性免疫效应有抗白血病作用,因而为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最佳根治机会,但仅有25%~30%患者可能找到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相配的供者,加上年龄、...  相似文献   
74.
从非典事件看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我国猖狂蔓延,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正在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次非典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存在的欠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不断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5.
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种对粒系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具有调节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重组hG-CSF应用于骨髓移植受者,可加速受者外周血粒细胞恢复,同时亦促进成熟粒细胞功能,因而能缩短骨髓移植发热天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可作为干细胞动员剂应用一骨髓移植供者或受者,以提高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产量,使干细胞收集变得更为简单易行,此外,重组hG-CSF还有利于基因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76.
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是最常见的原发于淋巴结的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占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的15%~20%,呈侵袭性进展。有学者报道,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AITL可改善其预后[1]。本文报道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AITL的经  相似文献   
7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K)占所有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生率的0.5%~1.2%,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转化为AMLK的比例报道不一。现报道1例以骨髓纤维化(MF)首诊的AMLK,最终通过电镜、免疫分型以及分子生  相似文献   
78.
�����ҩ��Ĺ淶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最多发生于免疫受损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抗真菌治疗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此类患者的基础疾病的疗效和长期存活,应重视抗真菌药物的规范应用。文章阐述了规范性应用抗真菌药物的概念,提倡依据不同危险因素的患者群推测可能的致病真菌,以诊断分层为基础,综合药物特性、区域性特点和价格效能比,足量、足疗程地使用抗真菌药物,并依据指南疗效评估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79.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病史的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时二级预防(S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4月-2008年7月在我院行HSCT血液病患者,采用我所常规移植方案,有IFI史的患者从预处理开始进行SAP,选用既往抗真菌有效药物,预防至危险期结束(白细胞植活、无感染证据),由于无效或不良反应提前终止为退出,所有生存患者至少随访至移植后180 d.结果 入组患者26例,移植前抗IFI疗效:10例完全反应,15例部分反应,1例疾病稳定.SAP用药如下:(1)先静脉伊曲康唑后改为序贯口服液或胶囊(12例);(2)直接用伊曲康唑口服液(8例);(3)静脉脂质体两性霉素B(3例);(4)静脉卡泊芬净(2例);(5)伏立康唑口服(1例).预防过程中6例出现可能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2例因不良事件终止SAP.SAP用药中位时间75(10~212)d,4例在预防期间IFI复发,1例预防结束后复发,IFI复发率为19.2%(5/26),IFI复发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2(1~146)d,IFI复发患者5例中3例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与移植后IFI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IFI不是异基因HSCT的绝对禁忌证,SAP能有效降低真菌感染的复发,但预防的方案和疗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HLA配型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allo-HSCT治疗SAA患者20例,其中同胞相合移植17例,非血缘关系移植3例.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Cy)50 mg·kg~(-1)·d~(-1)4 d加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2.5 mg·kg~(-1)·d~(-1)或20 mg·kg~(-1)·d~(-1) 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方案为经典的环孢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及霉酚酸酯(MMF).同胞供者采集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非血缘供者单纯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结果 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7.89(4.00-14.21)×10~(8)/kg,所有患者均获供者造血重建,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4(11~20)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2(8~108)d.但1例患者发生晚期排斥,行另一供者二次移植后植活.21例次移植后共发生6例次急性GVHD(I度3例,Ⅱ度皮肤3例),发生率16%.19例生存期>100 d的患者中有7例发生慢性GVHD,其中4例为局限型,3例为广泛型.截至2009年2月28 日,经过中位18(2.0~106.8)个月的随访,共有17例患者无病生存,总生存率为82.5%.结论 采用Cy+ATG的预处理方案对SAA患者进行HLA配型相合HSCT,植活率高,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