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评价乳腺癌静脉化疗中止吐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从医院信息系统及纸质病历调取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以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为标准,对其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所使用止吐药物涉及5-HT3受体拮抗剂、类固醇、异丙嗪、抑酸药等,除了极低催吐风险的药物未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其余均使用了5-HT3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抽查我院2013年4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1.85%。结论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规定,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硫酸镁湿热敷法对下肢骨折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7月~2012年5月高能量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按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入院后予常规跟骨牵引的同时予以冰袋冷敷;试验组40例,入院后常规跟骨牵引的同时予以冰袋冷敷48h,48h后改用50%硫酸镁湿热敷。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d后对同一患者在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程度及肿胀肢体周径恢复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在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及肿胀肢体周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下肢骨折术前肿胀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我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的规范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7-12月乳腺癌住院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药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41例乳腺癌患者556次化疗情况,G-CSF总预防使用率99.64%。G-CSF有250次(46.29%)预防性使用不合理,其中2次(0.37%)使用不足,92次(17.04%)使用过度,156次(28.89%)使用不规范。结论:目前我院乳腺癌化疗不规范应用G-CSF的比例较高,临床医生应提高G-CSF合理应用的意识,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中,促进G-CSF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5.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WHO定义年龄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1])占总人口的17%。在老年骨折患者中,下肢骨折的发生率占该年龄组的70%[2]。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最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同时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并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前列腺炎等。老年人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双嘧达莫片治疗,治疗组50例加服丹地止血胶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86.0%,对照组有效率占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通腑降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97例CRF住院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用通腑降浊汤治疗,对照组(33例)用包醛淀粉酶胶囊治疗;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白蛋白(Alb)、中分子物质(MMS)、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SCa)、血磷(SP)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经通腑降浊汤保留灌肠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用药后MMS、PTH、SCa、S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11.72,P〈0.01)。结论:通腑降浊汤保留灌肠治疗CRF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MS和PTH以及改善钙、磷代谢障碍有关,大黄制剂对肾功能有延缓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摘要: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冲洗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我院修复重建外科患者21例。感染情况:皮瓣术前伤口培养阳性9例,阴性12例。创面分期:急诊创面10例,择期创面11例。所有患者在麻醉下行清创加封闭式负压引流覆盖手术,放置冲洗液入口端,根据医嘱选择冲洗液,利用输液装置接头连接冲洗液连接管,出口端选择透明无菌的一次性引流管连接,引流液收集装置采用美诺一次性引流收集装置并连接负压。冲洗液常规采用0.9%生理盐水或0.9%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冲洗方法采用持续冲洗与灌注冲洗结合,持续冲洗24小时维持,开放负压的同时开放引流液冲洗通路,以24小时1500-2000毫升冲洗液量维持,边冲洗边引流。灌注冲洗是在持续冲洗的基础上进行,每天冲洗3次,冲洗时关闭负压,并利用止血钳夹毕出口连接管,中速滴注引流液灌注创面,以VSD薄膜轻度鼓起为限,引流液充分灌注创面后,关闭冲洗,松开止血钳,开放负压引流,待冲洗液充分引流后,继续进行持续伤口冲洗,灌注冲洗是在持续伤口冲洗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果:21例患者中,分别经过3-7天冲洗,9例术前伤口培养阳性病例,拆除VSD薄膜,8例感染完全得到控制,1例少量残存感染,可见有新鲜肉芽组织,毛细血管丰富;12例术前伤口培养阴性病例,缺损组织肿胀缓解,损伤组织暴露明显。21例患者经过二期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均成活。结论:运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冲洗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操作简单,能有效控制感染,为皮瓣手术的前期准备创造良好的条件,是皮瓣成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75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实践,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万古霉素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治疗的75例重症监护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疾病分布、病原学检查、万古霉素使用情况、血药浓度、治疗转归及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重症监护室患儿中,64例(85.33%)为早产儿,疾病分布以败血症最多(55例,73.33%),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100%,阳性检出率为52.00% (39/75).首次万古霉素治疗方案医师对药师建议的采纳度为72.00% (54/75),首次谷浓度在5~15 μg/mL的患儿占74.67% (56/75),治疗总有效率为70.67%(53/75).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有1例患儿用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其余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有助于提高新生患儿感染治疗有效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0.
移位髋臼骨折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位髋臼骨折部位较深、骨质疏松,出血较多,伤情变化迅速,并发症重[1]。目前临床广泛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2]。我院2003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了需手术复位的髋臼骨折患者150例。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3年1月~2005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移位髋臼骨折患者共150例,其中男11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8岁,12岁~30岁34例,31岁~40岁52例,41岁~50岁46例,51岁以上18例;损伤类型:交通伤102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挤压伤6例,其他21例;手术日期:损伤后7d内手术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