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431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4篇
  1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目的:评价胸腊空镜顺行左肺上叶切除法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将12例需行单纯左肺上叶切除术的病外按时间顺序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胸腔镜肺叶切除方式行左肺上叶切除术(对照组),另一组先按由前到后的顺序处理肺门诸结构。然后再处理肺裂和粘连的方式行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术(研究组)。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1例因粘连多、转用“顺行切除法”完成外,其余手术均按计划完成,围手术期均未输血,无死亡,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但术后住院日无差异。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先处理肺静脉和支气管,再处理肺动脉各分支、最后处理粘连及肺裂的顺行左肺上叶切除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  相似文献   
942.
背景脑缺血时大量的自由基生成,使脑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导致细胞及细胞屏障损害,神经元坏死或凋亡,引起和加重缺血脑组织水肿.目的通过观察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脑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0/2002-07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完成.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缺血前30 min,经颈外静脉注射6 g/L白藜芦醇甙(12 mg/kg)溶液.假手术组大鼠仅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阻断血流.缺血模型组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与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以同样方式、剂量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2 h在麻醉状态下快速断头取脑.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其余8只大鼠测定脑组织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方法应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化学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以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按Folin-酚试剂法标定蛋白含量,所有操作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②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③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缺血模型组[(226.43±8.69),(193.37 ±11.14)NU/mg;(244.38±12.34),(211.71±16.50)μkat/g;(59.85±9.67),(35.51±7.67)μkat/g,(q=4.38~10.45,P<0.01)].②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脑含水量明显低于缺血模型组[(6.38±0.54),(8.63±0.78)μmol/g;(78.72±0.43),(80.41±0.64),%,P<0.01].③白藜芦醇甙有降低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趋势,但与缺血模型组非常接近[(12.00±1.00),(12.84±1.17)μkat/g,P>0.05].④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白藜芦醇甙能减轻缺血所导致的脑水肿.结论白藜芦醇甙能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或减轻脑水肿形成,保护细胞膜功能,减轻缺血神经元功能损害,对局灶脑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3.
IgG与IgM混合性抗Jkb1例226006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常秋月姜标江苏省如皋市血站黄斌1病例简介1997年9月,献血者黄某(A型,有怀孕史)与病人A型血作交叉配血时,发生次侧凝集,故送本中心血站检查,该标本为含有IgM与IgG混合的抗J...  相似文献   
944.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IMO配体(sCD40L)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静脉采血检测健康对照组(30名)及冠心病组(60例)血清sCD40L及PIGF水平,并将冠心病组上述指标血清水平与该组患者冠脉造影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sCD40L与PIGF水平明显升高[(16.72±3.16)ng/L和(6.35±1.16)ng/L。(42.35±4.16)pg/ml和(15.8±2.73)pg/ml,P〈0.05];血清sCD40L(r1=0.62,r2=0.67,r3=0.75,P〈0.05)与PIGF(r1=0.42,r2=0.53,r3=0.58,P〈0.05)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CIMOL与PIGF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升高,可作为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45.
对46例非肥胖T2DM伴有和40例不伴有NAFL的患者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测定.结果 伴有NAFL组TG、FPG、FINS、HOMA-OR均显著高于不伴有NAFL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与HOMA-IR呈独立相关(OR3.197,P=0.003).结论 即使是非肥胖的T2DM如伴有NAFL也有更显著的IR,且IR是NAFL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46.
傅之妍  黄斌  黄韵 《安徽医药》2015,(3):513-5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 N 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对脓毒血症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56例脓毒血症患者根据患者纳入研究后28 d 的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间 PCT 和 NT-proBNP 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建立 ROC 曲线,观察 PCT、NT-proBNP 对患者生存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间PCT、NT-proBNP 和 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NT-proBNP 与 APACHEⅡ评分的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 =0.306,P =0.016;r =0.295,P =0.012)。各项指标生存状况的 ROC 曲线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NT-proBNP 的预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8.5%、71.6%,PCT 的预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2.4%、85.2%, PCT 与 NT-proBNP 联合应用对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7.9%、89.5%。结论PCT 与 NT-proBNP 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生存状况有很好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应用检测能够提升特异性。  相似文献   
947.
目的研究老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失血量评估价值。方法回顾2014年4月~2016年8月,132例行THA和39例行TKA的老龄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并根据Gmss方程,计算出隐性失血量。结果 TKA组实际失血量均值为1497.36ml,而隐性失血为778.13ml,占总量的52.18%。THA组实际失血量均值为1510.45ml,而隐性失血为486.23ml,占总量的32.19%;THA组隐性失血明显低于TK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TKA隐性失血明显高于THA,应特别注意及时补充血量。同时,正确认识隐性失血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有利于机体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48.
内脏高敏感性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特征性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其发生涉及多种肠神经分泌的递质、细胞因子和受体,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是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上调及磷酸化介导痛觉敏化被认为是内脏高敏感性发生的关键性事件之一。PAR2-PKC通路过度活化,可介导TRPV1磷酸化,TRPV1开放阈值下降,内脏疼痛感知异常,最终导致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关于PAR2-PKC通路调控TRPV1磷酸化及上调介导IBS内脏高敏感性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49.
选择68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静滴,西地那非片口服。对照组单用西地那非片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及血清睾酮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79.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IEF-5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2组间IIEF-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IIEF-5评分有显著提高。结论α硫辛酸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较单用西地那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伴心衰患者生命体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衰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研究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心功能(LVESD、LVEDD、LVEF)与生命体征(HR、SBP、DBP)。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ESD、LVEDD、LVEF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LVESD、LVEDD、LVEF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HR、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伴心衰患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使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