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P组,n=20)、氟比洛芬酯常规镇痛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P组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R组、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10 mL,于术后2、4、8、12、24 h随访并记录VAS评分、镇痛满意率、24 h需追加镇痛药时间及例数,观察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术后2、4、8、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评分(P<0.05),R组术后2、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P<0.05).P组和R组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C组(P<0.01).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且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1).3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呼吸困难是甲状腺手术患者在麻醉期间、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果断措施,可导致病人死亡或留下后遗症。现将我们于1990~2000年间所遇到的10例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10例中女性7例,男性3例,年龄(45.1±5.4)岁,体重(56.3±12.0)kg,病史7~21年,ASAⅠ~Ⅲ级。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5例,甲状腺癌3例,甲状腺腺瘤2例。术前ECG检查异常7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ST_T改变2例、偶发室性早搏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1例),眼睑下垂、发音困难、轻微活动后…  相似文献   
23.
围术期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与术后肿瘤生长、转移、扩散密切相关[1],不论是否导致免疫功能反应过度,都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探索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平衡,是近年来麻醉学研究中所关注的课题。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围术期促炎性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与抗炎性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以探索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胃癌患者32例,ASAⅠ~Ⅱ级,年龄≥60岁,体重(54±8)kg,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围术期无输血。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Ⅰ组:气管内…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sufentanil)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副作用的差异.方法60例ASA Ⅰ~Ⅲ级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分为舒芬太尼PCIA组和PCEA组.PCIA组和PCEA组同为舒芬太尼100 μg+生理盐水100 mL.持续流量2 mL/h,自控流量0.5 mL/15 min.手术缝皮时分别从静脉和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预充量5 μg连接镇痛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PCEA组在4、8、24 h各时段疼痛评分明显高于PCIA组(P<0.05),但该组除48 h外,各时段镇静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运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镇痛,PCIA比PCEA有更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胃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32例年龄≥60岁胃癌患者,随机分为Ⅰ组(术后硬膜外镇痛组)和Ⅱ组(术后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组)。分别于麻醉前、切皮30min、术后6h、24h、48h测定血清IL—1、IL—6、TNF—α、皮质醇的水平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VA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IL-1在各个时点均有上升,而IL—6、TNF—α在Ⅱ组上升显著(P<0.05),两组间IL—1、IL—6、TNF—α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皮质醇水平Ⅱ组显著上升,术后6h达峰值。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Ⅰ组和Ⅱ组收缩压/舒张压超过160/95mmHg次数的发生率为18%和4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各个时点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加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于老年胃癌患者而言,不仅能减轻患者主观上的痛苦,更能保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相同质量浓度丙泊酚时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喉罩置入的药效剂量关系。方法将50例女性乳腺良性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25例静脉注射芬太尼2.5μg/kg,5min后靶控输注丙泊酚(Marsh药代动力学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丙泊酚质量浓度,15min后置入喉罩并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的丙泊酚半数有效剂量(ECe50);B组25例靶控输注A组得出的ECe50的丙泊酚,2min后靶控输注效应室质量浓度瑞芬太尼(Minto药代动力学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质量浓度,12min后置入喉罩并观察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ECe50。结果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丙泊酚ECe50值为3.21μg/mL,95%CI为3.01~3.42μg/mL;瑞芬太尼ECe50值为2.94ng/mL,95%CI为2.75~3.14ng/mL。结论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5μg/kg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效应室质量浓度2.94ng/mL在喉罩置入时的药效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27.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筛选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24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65~86岁,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n=80):全身麻醉组(G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局部麻醉组(L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5 d记录MMSE评分,计算术前MMSE评分的标准差,每例患者术后MMSE评分与术前MMSE评分比较≥1个标准差时即发生POCD.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和术前MMSE评分的老年患者POCD发生率进行比较,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因素进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 性别、文化程度、麻醉类型、手术时间≥90 min及术前MMSE评分<23分不是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75岁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 年龄≥75岁是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8.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虽已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1,2],但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浓度的具体组合模式有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拟通过评价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不同浓度异丙酚对瑞芬太尼半数麻醉效应靶浓度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的配伍.  相似文献   
29.
黄志莲  胡明品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23-2025
目的:研究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肠镜检查中应用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肠镜检查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P组(异丙酚组)和KP组(氯胺酮+异丙酚组),每组40例。P组:异丙酚负荷剂量1.5mg/kg;KP组:氯胺酮0.2mg/kg+异丙酚负荷剂量1.5mg/kg。负荷剂量用30s静脉推注,检查中每隔5min或肢动时追加异丙酚(负荷剂量的1/3)。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min、3min的BP、HR、SpO2;记录检查中异丙酚总用量及麻黄素使用次数;记录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检查过程遗忘率、观察检查后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复视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检查成功率和检查过程遗忘率均为100%,全部检查者检查结束后10min均能清醒,对检查中疼痛无记忆,定向力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注药后血压下降,P组注药后1min、3min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吸氧下SpO2均能维持在90%~99%,注药后SpO2下降,P组注药后1min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丙酚总用量及麻黄素使用率,P组高于K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肠...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清白介素-6(IL一6)水平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33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全麻组(G组,静吸复合全麻)和腰硬组(E组,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均未麻醉前用药,术中收缩压的变化维持在基础值±25%之内,SpO2≥95%。术后采用0.001%芬太尼(2ml/h)静脉48h镇痛。评估患者麻醉前,术后3、6h,1d和3d的MMSE评分。分别在麻醉前、术后3、6h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老年患者术后3、6h,1d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3d基本恢复正常。G组术后3h点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67% vs 22%,P〈0.05),术后6h、1d点POCD发生率与E组相似(27% VS 17%、20% vs 11%,P〉0.05)。两组术后3、6h点IL-6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G组明显高于E组(P〈0.01),且14例POCD患者IL-67水平明昂高于无POCD者(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行伞麻后早期POCD的发牛率较高可能与IL-6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