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9篇
  1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磺酸钠(GSS)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染料木素磺酸钠。测定大鼠心率、左心室收缩压、心肌舒张/收缩速度及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缺血再灌后染料木素磺酸钠组心率减慢、左心室收缩压升高、心肌舒张/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心肌LDH及CK的活性更高(P〈0.01或P〈0.001)。结论:染料木素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徐小兰  王枫  黄志华  杨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38-3739
目的:对我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7年进行回顾分析。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分发的各批次质评样本的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素(TSH)值进行检测,对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21批次105份质控样本检测,Phe和TSH的偏倚分布范围较广,Phe和TSH相对偏倚平均值分别为7.51%、8.88%;②Phe定量判断评分为96.20%,定性判断为98.10%,总评分为97.15%;TSH定量判断评分为92.38%,定性判断为96.20%,总评分为94.29%。结论:本实验室室间质评在控制限内;接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实验室质量监控,有助于发现实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利于提高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两种筛查苯丙酮尿症实验技术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细菌抑制法和化学荧光法.结果细菌抑制法筛查148429例,检出高Phe 8例,化学荧光法筛查38859例,检出高Phe 3例.结论要求采取更为先进、敏感的方法,建立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筛查人员素质,高标准、严要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依托咪酯麻醉大鼠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80~310g,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依托咪酯60mg/kg组(E1组)、依托咪酯30 mg/kg组(E2组)、依托咪酯60 mg/kg联合电针组(EA1组)和依托咪酯30mg/kg复合电针组(EA2组),每组10只。C组大鼠不进行任何麻醉手术操作,其余五组均建立低位尾干切断模型。建模后,E1组和EA1组大鼠腹腔注射依托咪酯60mg/kg,E2组和EA2组大鼠腹腔注射依托咪酯30mg/kg。EA1组和EA2组大鼠于麻醉状态行双侧足三里穴治疗30min(频率2/100Hz,疏密波,电流强度1m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TH和Cor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组织c-fos蛋白的含量。结果 M组ACTH、Cor浓度和c-fos蛋白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E1组、E2组、EA1组、EA2组ACTH、Cor浓度和c-fos蛋白含量明显低于M组(P0.05);E2组、EA1组ACTH、Cor浓度和c-fos蛋白含量明显高于E1组(P0.05);EA2组ACTH浓度和c-fos蛋白含量明显低于E2组(P0.05)。结论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可双向调节依托咪酯对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下丘脑c-fos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5.
106.
7岁1月龄患儿因“发现肝功能异常4年”就诊。体格检查发现肝脾肿大,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基因检测提示LIPA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860G>A(p.G287E)和c.796G>T(p.G266*),分别来源于父亲和母亲,进一步完善溶酶体酸性脂肪酶活性测定提示明显降低,诊断为LIPA基因突变导致的迟发...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无菌性脑膜炎及27例无菌性脑炎患儿脑脊液(CSF)中肠道病毒(EV)RNA。结果急性期CSF中EVRNA阳性检出率为:无菌性脑膜炎609%,脑炎481%;阳性患儿恢复期CSF仅个别阳性;对照组全部阴性。起病5天以内阳性率明显高于5天以后(P<005);5~10月份较11~4月份发病率高(P<005)。25例病毒分离阳性者中24例RT-PCR阳性,53例病毒分离阴性者中19例RT-PCR阳性,RT-PCR敏感性显著高于病毒分离的敏感性(P<001)。结论EV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T-PCR技术是诊断EV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1 一般资料本组13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87例,女4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6h,最长5天。全部病例均经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确诊为急性腰扭伤。2 治疗方法2.1 皮肤针叩刺拔罐 取阿是穴。病人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首先用皮肤针在阿是穴上重叩出血,然后在该处拔火罐,视出血量多少留罐5min~10min。2.2 针刺 取委中穴。在留罐期间,常规针刺双委中穴,用泻法,每3min~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3 治疗效果3.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正常;有效:疼痛减轻,功能活动受界;无效: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中关于ICU MARSI患者相关因素的文献,如国外的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国内的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论文检索系统、百度学术、维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超声胆囊和十二指肠液引流检查对婴儿持续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超声仪观察哺乳前后婴儿胆囊大小变化 ,应用婴儿十二指肠引流术收集胆汁。结果 经随访黄疸消退的 3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哺乳前胆囊最大断面积为 (2 .0 7± 0 .96 )cm2 ,哺乳后 30min为 (0 .92± 0 .12 )cm2 ,胆囊收缩率为 (5 4 .5± 16 .6 ) % ;十二指肠液胆红素≥12 .5 μmol/L ,胆汁酸阳性。经手术证实的 32例胆道闭锁哺乳前胆囊最大断面积为 (0 .81± 0 .14 )cm2 ,哺乳后 30min为(0 .6 7± 0 .11)cm2 ,胆囊收缩率为 (17.1± 11.5 ) % ,十二指肠液无胆汁。两组胆囊收缩率对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超声检测哺乳前后胆囊大小变化及胆囊收缩率结合十二指肠液检查 ,能准确鉴别婴儿肝炎综合征与胆道闭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