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4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8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目的观察脊柱旋转下不同非均匀姿势和持重时躯干肌的表面肌电活动规律。 方法选取正常健康成年男性10名,每名受试者以足底顺时针方向(0°、45°、90°、135°、180°)依次旋转站立,右手在0°位置抓住手柄负重,除0°位置外,受试者均为单纯侧屈姿态。每个测试位置均由带脊柱旋转的3个非均匀姿势组成,即直立位、左侧及右侧伸屈位。测试时,采用VICON三维拍摄测试系统观察躯干角的三维角度运动轨迹,利用表面肌电图仪记录受试者双侧腹直肌(RA)、腹外斜肌(EO)、竖脊肌(ES)、多裂肌(LM)、臀中肌(GM)的肌电变化。 结果不持重0°足位下,双侧RA、EO、ES、LM、GM的最大自主静态收缩值(MVC)百分比为1%~2%;持重20kg时,MVC%增高至3%~13%。不持重45°足位下,双侧各躯干肌的MVC%值在2%~18%之间;持重20kg时,除RA外,左侧各肌肉的肌电活动均较右侧活跃。不持重90°、135°及180°足位下,双侧各肌肉的肌电活动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少数情况下还伴随有其它肌肉的活跃肌电现象,多见于LM,其次为ES;持重20kg时,任一姿势下双侧腹肌的肌电活动均均减少,但是背侧肌均增高。45°直立位和135°左侧前屈位不持重情况下,受试者腰部闪动次数显著增多,与负重20kg下同一姿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脊柱旋转下,双侧躯干肌可产生不均匀的活跃肌电活动,以对抗其不均匀受力状况,所产生的腰部闪动现象可能是急性腰扭伤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2.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介绍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及怎样理解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肌筋膜触发点是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的局限小区,挤压时疼痛和拉紧的带,引起牵涉痛和交感现象。静息下运动终板神经末梢处乙酰胆碱浓度增高,引起肌后连接持续去极化和持续性肌节缩短和收缩结节。慢性持续肌节缩短增加局部能量的消耗和血循环的减少,神经血管反应物质释放,致敏传入神经引起触发点疼痛。触发点诊断常依赖病理生理学的诊断标准。触发点治疗的可能原则是对受累肌的牵张,其次是想法刺激或破坏触发点。常用的方法有肌疗法、肌肉牵张和冷喷雾疗法、针刺法加肌肉牵张法、肉毒素注射加肌肉牵张法。同时,常需要辅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63.
颈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和头部牵涉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调查颈肌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特征,观察利用不同部位颈肌在不同辅助镇痛下的牵张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不同颈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明确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位置,并做正确诊断;根据诊断对这些病人在不同镇痛方法下进行不同的肌牵张疗法,有些病例在牵张前加用针刺破坏触发点或扎断挛缩增粗的纤维。治疗后教病人在家做自我牵张法和随访,并对治疗前后做VA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法对颈部肌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治疗有效,并且方便易行。但治疗者必须理解其致痛病理和牵张治疗的基本原理,同时需要积累诊断经验。 相似文献
64.
肩锁钩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的锁骨外端骨折及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治疗13例不稳定型的锁骨外端骨折和9例度肩锁关节脱位病人,其中肩锁关节脱位病人中有7例直接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2例无法修复,用喙肩韧带代替喙锁韧带,所有病例根据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了9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按karlsson标准进行评价,优良19例,满意3例,优良满意率为100%。13例锁骨外端骨折病人均达到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和骨不连情况。9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X线提示,复位满意,拆除内固定后无再脱位情况。结论肩锁钩板治疗不稳定的锁骨外端骨折和结合重建喙锁韧带、肩锁韧带治疗度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及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5.
66.
应用YJ—5型静态电阻应变仪、P—20R—5型预调平衡箱和不锈钢悬臂弹性梁架在各种条件下对骑缝钉进行了回复力的测试:回复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温度下降而减小,但有明显的滞后现象,温度不变时,回复力恒定。为适用于人体横形、短斜形骨折,特别是近关节和骨折片承受一定张力的骨折内固定治疗提供实验证据。在15例试用后经6~18个月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观察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模型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特征和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7周龄),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两组,实验组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连续8周造模干预。造模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正常饲养4周。12周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寻找触发点、记录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病理解剖取材,然后进行触发点肌电分析和观察肌纤维病理组织形态。结果:A组大鼠没有出现触发点,B组大鼠平均出现2个触发点。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自发肌电活动,实验组除了出现自发肌电活动外,其肌电电位是一种纤颤电位,与对照组的正常肌电电位有明显的区别。实验组的病理切片发现聚集的圆形或椭圆形肌纤维结节以及粗细相间的连续梭形肌纤维。结论:肌筋膜触发点是一种区域性堆集并具有肌电信号异常的挛缩肌纤维。此特征也反证了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法建立的大鼠触发点动物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利用大鼠肌筋膜触发点模型,观察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32只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恢复4周组、恢复8周组和恢复12周组,每组n=8)。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创伤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实验组造模8周,分别于造模后恢复4、8、12周,检测收缩结节、局部抽搐反应、自发性电位(波形、波幅和波频),肌肉活检并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1)实验组均发现触发点和局部抽搐反应;(2)实验组触发点处均出现自发性放电,其频率显著增加;恢复8、12周组自发电位波形和波幅增大;(3)光镜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均发现增大、圆形、深染的挛缩结节,及粗细不等的梭形肌纤维(P<0.01);(4)电镜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均显示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且结构异常;恢复4周组以损伤性改变为主,恢复8、12周组损伤性改变消失,肌纤维形态异常,肌小节长度显著缩短(P<0.01)。结论:创伤方式建立的早期触发点多为典型损伤性肌纤维,出现高频正常波形的自发性电位,且肌小节长度正常;慢性触发点多表现为局部供能障碍、肌小节缩短及高频、高幅和异常形态的自发电位。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