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背景:以往研究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关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较少。 目的:总结并讨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在肌筋膜疼痛中的作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致痛因子、神经系统致敏、伤害性感受器”和“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algogenic substance, nervous system sensitization, nociceptors”。共检索到159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总结,对理化环境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介绍。 结果与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各种理化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表现为各神经血管反应物质增多,炎症递质和致痛因子浓度明显升高。但是国内外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了解仍不深入。  相似文献   
52.
背景:以往研究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关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总结并讨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在肌筋膜疼痛中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致痛因子、神经系统致敏、伤害性感受器"和"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algogenic substance,nervous system sensitization,nociceptors".共检索到159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总结,对理化环境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各种理化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表现为各神经血管反应物质增多,炎症递质和致痛因子浓度明显升高.但是国内外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了解仍不深入.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利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诊断原则和其针刺方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针刺技术,针刺后结合局部肌肉推拿、牵引和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仅以局部肌肉推拿、牵引、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并按《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0例治疗前后平均评分为4.93±1.86和13.33±1.54,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平均评分为4.87±2.61和11.97±2.17,两组治疗前后平均改善指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优评分例数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合理,但需要明确诊断定位引起颈性眩晕的骨骼肌触发点。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随着慢性颈肩痛患病率的逐年升高和对该疾病认识的逐步加深,关于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疗效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其康复作用逐渐受到康复医学界和体育界的广泛重视.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对慢性颈肩痛的发病机理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颈肩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康复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大小园肌触发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3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小园肌的触发点疼痛常引起上臂和手部的牵涉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对此症侯的认识不足,常被误诊为颈椎病,以致延误治疗时间,加重了病情,同时,在治疗上,国内各地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利用触发点疼痛理论犤1犦对该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35例病人,男20例,女15例,所有病人主诉:手臂部麻胀痛,不适和无力;有的病人主诉伴有肩背区的疼痛。检查发现:肩胛下大小园肌有明显压痛点,大多数压痛点处可触到一痛性结节状条索,重压和针刺此两肌触发点痛性结节时常引起手部、臂部酸胀牵涉痛和…  相似文献   
56.
颈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和头部牵涉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调查颈肌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特征,观察利用不同部位颈肌在不同辅助镇痛下的牵张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不同颈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明确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位置,并做正确诊断;根据诊断对这些病人在不同镇痛方法下进行不同的肌牵张疗法,有些病例在牵张前加用针刺破坏触发点或扎断挛缩增粗的纤维。治疗后教病人在家做自我牵张法和随访,并对治疗前后做VA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法对颈部肌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治疗有效,并且方便易行。但治疗者必须理解其致痛病理和牵张治疗的基本原理,同时需要积累诊断经验。  相似文献   
57.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介绍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及怎样理解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肌筋膜触发点是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的局限小区,挤压时疼痛和拉紧的带,引起牵涉痛和交感现象。静息下运动终板神经末梢处乙酰胆碱浓度增高,引起肌后连接持续去极化和持续性肌节缩短和收缩结节。慢性持续肌节缩短增加局部能量的消耗和血循环的减少,神经血管反应物质释放,致敏传入神经引起触发点疼痛。触发点诊断常依赖病理生理学的诊断标准。触发点治疗的可能原则是对受累肌的牵张,其次是想法刺激或破坏触发点。常用的方法有肌疗法、肌肉牵张和冷喷雾疗法、针刺法加肌肉牵张法、肉毒素注射加肌肉牵张法。同时,常需要辅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58.
59.
肩锁钩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的锁骨外端骨折及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治疗13例不稳定型的锁骨外端骨折和9例度肩锁关节脱位病人,其中肩锁关节脱位病人中有7例直接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2例无法修复,用喙肩韧带代替喙锁韧带,所有病例根据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了9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按karlsson标准进行评价,优良19例,满意3例,优良满意率为100%。13例锁骨外端骨折病人均达到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和骨不连情况。9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X线提示,复位满意,拆除内固定后无再脱位情况。结论肩锁钩板治疗不稳定的锁骨外端骨折和结合重建喙锁韧带、肩锁韧带治疗度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及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0.
应用YJ—5型静态电阻应变仪、P—20R—5型预调平衡箱和不锈钢悬臂弹性梁架在各种条件下对骑缝钉进行了回复力的测试:回复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温度下降而减小,但有明显的滞后现象,温度不变时,回复力恒定。为适用于人体横形、短斜形骨折,特别是近关节和骨折片承受一定张力的骨折内固定治疗提供实验证据。在15例试用后经6~18个月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