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不久前,从法国自然博物馆动物实验室引进了约氏鼠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BY 625)。在国外,关于各纯系小鼠对此寄生虫的敏感性的比较研究报导不多,但对于伯氏鼠疟原虫则观察得比较仔细。国内的  相似文献   
22.
结果二.输血感染各系小鼠的比较10系小鼠,每系12—18只动物(每次实验6只,重复1—2次)。每只鼠腹腔接种500 万红内期原虫。当天(D_0),第二(D_1)和第三天(D_2)连续血检,然后隔日血检,结果见表5。从表5可见,各系小鼠对约氏疟原虫红内期原虫都很敏感。其原虫感染的消长过程  相似文献   
23.
<正> 肉桂醛(Cinnamaldehyde,下简称RQA)学名β-苯基丙烯醛,为肉桂油中的主要成份,国内目前已有合成.用于水果、蔬菜的防霉保鲜。RQA还曾用于皮肤科临床,治疗真菌感染初见成效。本文报告了RQA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以期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
25.
影响体外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的某些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红细胞浓度、起始原虫感染率以及培养时间等因素,对体外测定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原虫减少50%(或95%)所需氯喹的浓度(SC_(50)或SC_(95)),与所观察的红细胞浓度(1.25~10%)呈正相关(γ值分别为0.94和0.92),与起始原虫感染率(0.5~4%)也呈正相关(γ值分别为0.95和0.99)。培养时间以48小时较适宜。  相似文献   
26.
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委托 ,我们观察了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对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同时和其单药硝酸益康唑乳膏和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进行了平行比较试验。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 (复方达克宁霜 )主要成分为硝酸益康唑和醋酸曲安奈德。复方硝酸益康唑国外已上市多年 ,国内也已广泛使用 ,但未见动物药效学资料报道 ,现把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试验药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 (硝酸益康唑 1 0mg/g,醋酸曲安奈德 1 mg/g)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生产批号 970 2 1 76) ;硝酸益康唑乳膏 (含1 %硝酸益康唑 ) ,批号 980 31 7,对照药…  相似文献   
27.
烯丙胺类抗真菌药萘替芬和特比萘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8.
在体外测定青蒿酯钠对恶性疟原虫6个分离虫株的作用,结果表明6个虫株(包括抗氯喹株)对该药均敏感,各株之间无明显差异。与氯喹和喹哌等5种常用抗疟药比较,青蒿酯钠的有效浓度最低。完全抑制恶性疟原虫裂殖体成熟的浓度在0.018μM,完全杀灭浓度为0.O63μM;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0013-0.0029μM,90%抑制浓度(IC_(90))为0.0071-0.0098μM。  相似文献   
29.
盐酸特比萘芬(简称特比萘芬,Terbinafine)为国家二类抗真菌新药,可口服和外用。本实验研究目的是了解特比萘芬外用制剂对皮肤的刺激毒性和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白色家兔,体重2-2.5kg,雄性,共14只动物,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恒温(20±1℃),相对湿度为30~70%,自然采光,单笼饲养,喂以普通干青饲料块,自由饮水。1.2 药品:1%特比萘芬溶液,批号:941010;5%特比萘芬溶液,批号:941020;1%特比萘芬凝胶,批号:941016;以…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告使用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对同一株恶性疟原虫进行体外培养,比较各血型红细胞的原虫感染率。结果表明,四种血型,均对恶性疟原虫感染敏感。然而在短期培养的试验中,第七天(D_6)采样检查时,B型血红细胞原虫感染率较高,O型血感染率较低,两者差别显著;A型和AB型居B型和O型之间。但每四天添加一次新鲜红细胞,连续长期培养时,各血型之间无明显差别。混合血和频繁改变血型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也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