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探讨结构式游戏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4例ADHD儿童进行评估后,制定结构式游戏治疗方案并进行干预,治疗前后及半年后随访时分别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和Conners′量表父母症状问卷进行效果评估。【结果】24例ADHD儿童在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总分明显提高(P0.01),体现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等维度,半年后随访时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onners′量表各因子分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结构式游戏治疗能有效提高ADHD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2.
诱蚊灯法对温州市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诱蚊灯法监测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的变化规律,为防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和2008年每年4-11月在监测点用诱蚊灯诱捕成蚊,分类鉴定.结果 两年内诱蚊灯法监测共诱捕成蚊7685只,主要有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2007和2008年的平均密度分别为4.06和3.46只/(灯·h),密度季节高峰期在5-7月,诱蚊灯法监测蚊虫密度季节高峰与人工小时法相近.结论 诱蚊灯法适用于家栖和半家柄蚊虫季节消长监测,对白纹伊蚊监测效果有限,诱捕持续时间可采用3 h或15 h.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电针风池穴对颈性高血压模型兔血压、颈动脉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颈性高血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2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选取6只健康家兔作为正常组。对电针组家兔给予电针风池穴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家兔仅给予相同时间的固定。观察各组家兔椎动脉及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舒张期最大流速(end-diastolic volume, 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股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组家兔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61.30±9.62)cm/s]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家兔股动脉收缩血压[(109.60±4.56)mm Hg]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家兔股动脉收缩血压[(112.00±6.07)mm Hg]无明显变化。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有效降低颈性高血压家兔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与改善颈区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94.
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应用于我国住院患者的信度和效度,以确定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132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其信度、效度。结果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总C ronbach'sα系数为0.89,一贯性、尊重、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安心感4个领域的C ronbach'sα系数均0.60,对未来信心的信度系数偏低(0.46)。因子分析共产生4个公因子,累积解释总变量的54.2%,对未来信心领域中的1个条目未被包括在4个公因子内。结论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基本可以反映护患关系之间不同领域功能的表现,可以作为研究护患关系的评价工具,今后可结合我国国情做进一步调整,使之更适用于中国患者。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为我国构建生物仿制药诉前专利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建议。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专利舞蹈”的特性,与我国借鉴Hatch-Waxman法案构建的《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的特性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 高效性方面,专利声明制度可能造成生物仿制药申请人(BA)、参考产品赞助商(RPS)间的利益失衡,导致《实施办法》程序形同虚设,降低其效率。公平性方面,专利信息公示缺乏相关法律强制性要求,造成BA专利搜索范围扩大,导致准确性降低;专利登记范围有限,不利于BA全面了解参考产品的专利布局,使BA专利侵权的风险上升。非强制性方面,《实施办法》的强制性对我国现阶段生物仿制药行业的发展起到正向引导作用,但应给予BA是否参加诉前专利纠纷的选择。结论 随着生物仿制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需借鉴“专利舞蹈”,建议建立生物仿制药专利诉前“人为侵权”机制,完善我国专利信息登记制度的公平性,根据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调整强制性,构建我国生物仿制药诉前专利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6.
目的:调查老年肺结核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并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88例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缺少肺结核相关知识,患者对肺结核知识来源于医护人员。结论:医护宣教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的重要途径,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手术治疗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患者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45~73岁,中位数58岁。发病部位涉及肘、腕、掌指、指(趾)间、第一跖趾、踝、膝等关节。病程8~25年,中位数12年。术前血尿酸含量(486.2±25.8)μmol·L-1。术后随访观察患肢畸形矫正、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血尿酸含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关节畸形矫正、外形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血尿酸含量(394.6±31.6)μmol·L-1。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皮肤坏死1例,经清创及植皮处理后切口愈合。结论:手术切除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可矫正关节畸形,恢复肢体外形,改善关节功能,有利于控制血尿酸含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8.
摘 要: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状态及肿瘤微环境息息相关,一些传统的评估方法对肿瘤的预后 评价效果已略显不足,这可能与它们仅基于肿瘤的形态学特征而未考虑机体免疫营养状态有关。近年,在对肿瘤预后评 估的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评分系统,即Gustave Roussy Immune Score(GRIm-Score)。该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应用该评分系 统的文献,回顾了该评分在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认为GRIm-Score是多种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 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评分往往提示预后不良,且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评估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68例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微创经皮置钉(微创组,36例)和传统开放置钉(传统组,32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腰部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置钉位置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6~27(21.4±3.35)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地时间微创组较传统组均显著减少(P0.05)。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腰部疼痛术后1周微创组较传统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针对新药研发项目中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方法:根据新药研发项目的特点,构建新药研发项目经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群决策的方法和多指标评价分析法构建新药研发项目经济风险评价模型。结果:文中建立了基于模糊群决策的新药研发项目经济风险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文中建立了基于模糊群决策的新药研发的经济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科学、有效的对新药研发项目中存在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估,为选择最优的新药研发项目,降低新药研发风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