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综述并分析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及血府逐瘀汤一系列柴胡类方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通过整理和收集柴胡类经方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研究成果,在梳理其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发现柴胡类方对于早期肝硬化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2.
2002年2月-2004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柴芍四君子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88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45例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TNF-α/TNFR1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以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前3d开始灌胃给药,2次/d,间隔12h,共给药5.5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细胞TNFR1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在各组肝细胞中分布的趋势及表达强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升高,肝细胞TNFR1、Fas、FasL的表达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毒化瘀Ⅱ方能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抑制肝细胞TNFR1、Fas/FasL的表达,呈现量效关系。并以解毒化瘀Ⅱ方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佳。结论:解毒化瘀Ⅱ方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TNF-α/TNFR1及Fas/FasL的表达,阻止死亡信号的转导,抑制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观察3种方案治疗肝性脑病(HE)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治疗HE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60例(HE)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3组: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方案组(A组)、乳果糖常规灌肠技术方案组(B组)、内科常规治疗组(C组)。3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护理及内科常规治疗、相应治疗等,7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数字连接试验(NCT)、HE的分级改善、血氨(NH,)及肝功能指标等变化。结果:苏醒时间A组最短,B组次之,C组最长,A组与B组、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患者清醒5天后进行NCT,A组患者所需时间最少,B组次之,c组最长,A组与B组、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住院平均费用,A组仅为C组的73.1%,各组组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3组患者的NH,明显下降,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均较前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o.01);且A组NH,下降的幅度最大,肝功能指标TBil、ALT改善最显著,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后3组患者HE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组HE分级改善程度最显著,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技术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HE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5.
健胃口服液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运用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常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健胃口服液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二甲复肝散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甲复肝散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完全随机非盲法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复肝散,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影像学改善情况及远期随访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肝功能及影像学结果、缩短腹水消退时间,以及对重度腹水疗效、控制远期腹水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复肝散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腹水消退迅速,且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7.
健肝散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类中药配伍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经血清学及影像检查确诊为肝纤维化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健肝散;对照组30例,给予安络化纤丸,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对几例患者进行经皮肝活检观察治疗前后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及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变化。结果健肝散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MDA含量及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提高SOD活性,减轻肝细胞损伤,明显改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健肝散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胶原合成,加速胶原降解。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壮肝逐瘀煎治疗组)和B组(常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及肝功能、氧自由基、凝血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DPV、QPV、DSV、QSV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肝功能、凝血功能、肝纤四项有明显改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壮肝逐瘀煎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及脂质过氧化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9.
化肝纤冲剂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活血、软坚、散结类中药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A组)加用中药化肝纤冲剂,对照组(B组)加用大黄虫丸,对照组(C组)加用水飞蓟素片。结果:A组肝功能、HA、IV-C、HA、LN均明显下降,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组织病理检查,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肝纤冲剂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抗纤维化等方面优于常规综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HBV)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基于随机性、双盲性、对照性对照方法,纳入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且符合六经辨证属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的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42例)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次,1次/日;治疗组(42例)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次,1次/日;联合调肝化纤丸10 g/次,3次/日,疗程为36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6周后肝功能改善情况、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测定硬度值(LSM)、HBV-DNA载量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等。[结果]治疗前,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HBV-DNA、LSM、中医症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经36周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较基线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ALB均较基线升高,治疗组升高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转阴率(<200 IU/mL)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SM及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可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降低肝脏硬度及DNA载量,延缓肝硬化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