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舌下络脉望诊是中医舌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舌下络脉望诊不是一项具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但对于慢性肝病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可通过观察舌下血管系统的变化,为肝硬化的诊断及预测疾病的转归预后提供重要依据。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肝硬化舌下络脉相关研究文献,总结肝硬化舌下络脉特征及相关研究,对肝硬化舌下络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2.
WANG Xiaoli;HUANG Guye;ZHAO Kaijie;LI Nian(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Nanning 530001,Chin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Nanning 530023,China)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自拟疏肝理脾活血散合阿拓莫兰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14 1例中度脂肪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用中药联合阿拓莫兰治疗及单独使用阿拓莫兰治疗 ,疗程 3个月。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影像学的改善及谷氨酰转肽酶 (GGT)、甘油三脂 (TG)改善或复常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对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的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疏肝理脾活血散合阿拓莫兰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凋亡及凋亡抑制蛋白FLIP的影响,进而揭示其治疗肝衰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用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急性肝衰竭的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HE染色法和TUNEL法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及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FLIP蛋白在肝组织中表达。结果:成模后48h存活率解毒化瘀颗粒组高于其他药物组;肝组织HE染色镜下所见的坏死细胞以点状坏死为主,程度比模型组及其它药物干预组轻微;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解毒化瘀颗粒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减少,与其余药物干预组及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凋亡抑制蛋白FLIP在解毒化瘀颗粒组肝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升高,而在其他药物干预组及模型组中则呈低表达(P<0.01或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上调内毒素肝衰竭模型肝细胞浆中FLIP的表达,并发挥抑制凋亡效应。提示阻断FADD凋亡信号传递,有可能是解毒化瘀颗粒防治急性肝衰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筛选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最佳方案,形成规范化操作过程,提高临床疗效及稳定性。方法选择肝性脑病级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插管深度(15cm、20cm、30cm)、保留时间(30min、60min、120min)、药液温度(36℃、40℃、45℃)、灌肠后体位(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4因素3水平,利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将患者分为9组,以肝性脑病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h)为观察指标,筛选出最佳的组合方案。结果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最佳方案为大黄煎剂(醋制大黄30g,乌梅30g)加温至40℃,患者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将肛管轻柔插入直肠30cm以上,缓慢注入药液,拔管后用手掐住臀部向肛门挤压,压迫肛门括约肌5min,操作完毕后患者转为右侧卧位,使药物在肠内尽量保持120min以上。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最佳条件为:灌肠液保留时间120min,插管深度为30cm,保留灌肠药液温度为40℃,灌肠后右侧卧位;其中灌肠药液保留时间为影响临床疗效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系统整理有关毒浊理论的中医文献,初步界定"毒浊"的基本概念,并探讨"毒浊"作为病因与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内在联系,为临床慢性重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柴枳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治疗组30例,口服柴枳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芩、人参、柴胡、枳壳、炙甘草、黄连、大枣等);对照组30例,服用吗丁啉片,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在用药第1天及用药第14天各进行一次阻抗式胃动力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胃运动节律及胃运动总评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频能量占总能量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餐后平均振幅较餐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枳半夏泻心汤对FD患者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胃运动节律及胃运动总评,尤其能明显改善胃动力主频能量占总能量之比,提高餐后平均振幅。  相似文献   
68.
大黄及其复方拮抗肝衰竭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肝衰竭(重型肝炎)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为临床上的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达60%~80%。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实质是肝细胞大量坏死/凋亡,它与死亡受体和配体(TNF/NGF受体)、胱天蛋白酶(caspases)、Bcl-2家族、线粒体的作用、核因子B的激活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9.
大黄煎剂与乳果糖灌肠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煎剂,对照组加用乳果糖灌肠。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催醒作用、降低血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解毒化瘀Ⅱ方对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脏坏死面积及肝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中药安宫牛黄丸组,西药乳果糖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造成大鼠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模型,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后12h肝脏的大体结构、病理组织学改变、坏死面积及肝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线粒体高度水肿、坏死;解毒化瘀Ⅱ方各组能改善肝细胞、肝线粒体的病理损伤程度,减少坏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并呈现出量效关系;解毒化瘀Ⅱ方高剂量组在减少坏死面积、改善肝线粒体超微结构作用上优于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P<0.05或P<0.01)。结论:解毒化瘀Ⅱ方对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