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山莨菪碱抗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细胞为对象,研究了山莨菪碱对外加H2O2及氧自由基发生系统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山莨菪碱可防止H2O2诱导的溶血;抑制氧自由基发生系统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增加,增加红细胞膜的流动性。提示山莨菪碱抗氧化作用是在膜水平上抗氧自由基引发的膜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  相似文献   
3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内科1979—1986年10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住院患者心电图资料并作讨论。临床资料一、100例中,男性37例,女性63例,年龄12—74岁,平均54.4岁。除个别病例外,均在发病后1—2天内住院,并记录ECG。二、100例中,有ECG异常者80例(80%),其中54例同时有复极异常及心律  相似文献   
33.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定位表达载体,使其在牛乳汁中高效表达,从而建立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方法 RT-TD-PCR法克隆目的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分离、纯化等方法构建含t-PA-cDAN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采用显微注射法和乳腺注射法将融合基因转入小鼠的受精卵和小鼠及牛的乳腺组织中。结果 显微注射法和乳腺注射法转基因后,t-PA可在小鼠和牛的乳汁中表达。结论 所构建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可有效地使t-PA基因在小鼠和牛乳汁中表达,t-PA基因的表达不受转基因方法的影响,但t-PA在牛乳汁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小鼠的表达量。提示不同动物的乳蛋白调控系统有一定的差异,可能受着不同的因素或调控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35.
一、导管消融的指证 80年代早期开始采用导管消融,现已成为某些心律失常选用的一种治疗方法。1992年,美国已有10000余例病人接受了消融治疗,其并发症低到2%。对几种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已大大替代了心脏直视手术,是长期药物治疗外的一个可接受的治疗方法。直流  相似文献   
36.
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附81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评估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81例采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术中肿瘤切除后远端直肠的缝合、吻合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20~190min,平均160min。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3.7%),吻合口狭窄1例(1.2%),无手术死亡。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可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结直肠的吻合,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7.
为比较和探讨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患者apoB-3500位突变的检测方法,对4个高胆固醇血症家族的19名成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酶切法、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ASO)探针杂交法及PCR产物序列分析法检测此点突变,并通过定点突变法构建一人工突变体作为阳性对照,以确保试验方法可靠。结果:4个家族19名成员通过PCR结合酶切及ASO探针杂交两种方法皆没有检测到apoB-3500位突变,与测序结果一致;测序结果验证人工构建突变体的10658位核苷酸为A。结论:比较而言,PCR结合酶切法是检测apoB-3500位突变的一种简便而可靠方法;通过设计适当引物在PCR产物中引进酶切位点及构建人工阳性对照的方法,是检测点突变疾病的新思路;apoB-3500位突变不是引起此4个家族成员胆固醇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8.
小檗碱对豚鼠门静脉平滑肌膜电位及收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跨膜电位及收缩同步记录方法,观察小檗碱(Ber)对豚鼠门静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及收缩特性的作用。Ber(24.5μmol/L)能引起平滑肌细胞膜静息电位较小的去极化,抑制紧张性(tonic)收缩及自发性收缩频率,增加相性(phasic)收缩幅度。高钾对照组平滑肌细胞膜迅速去极化,紧张性收缩增加,相性收缩消失。Ber能部分对抗K+收缩平滑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作者最近遇到一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推测其折返机理可能有结室型Mahaim氏纤维和隐匿性房室旁道参与,特报道于下。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患者女性,19岁,因近6年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而于1984年9月10日入院。劳累、精神紧张、睡眠不佳、月经来潮或感冒均为心动过速发作的诱因;每次发作历时数秒至十几小时不等;偶尔,平卧或深吸气可使发作中止。于6年前发作时心电圈检查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曾应用过利多卡困,西地兰、心得安、心得宁、安定、慢心律和异搏停等药物,均未能控制心动过速的发作,发病以来无晕厥或抽搐发生。体检除有心律不齐外,无任何异常发现。入院后经口服双异丙吡胺(0.2,每日四次)和阿托品(0.3mg,每日三次),发作得到控制,保持频率在60—70次/分的窦性心律。于1984年9月20日出院。  相似文献   
40.
多重性并行心律指在整个心脏内同时存在着数个并行心律性起搏点,保护性传入阻滞使这些起搏点各自独立的激动不受外界干扰;当它们周围的传出阻滞消失时,它们释放的冲动便能激动整个心脏或心脏的一部分,从而构成相当复杂的心律失常。多重性并行心律是一种相当罕见的心律失常,至今报道不多,其中主要为双重性并行心律,包括房性并行心律合并连接处性并行心律,房性并行心律合并室性并行心律,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