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乳腺癌( breast cancer)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呈逐渐递增[1]以及低龄化趋势[2] ,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3].当前临床还未明确乳腺癌病因,部分临床研究人员认为与家族史、月经初潮小于12岁或绝经大于55岁、晚婚、存在乳腺良性疾病未能及时诊治等因素有关.乳腺癌早期无明显的特异症状,大部分发现时已为中晚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骨碎补外用对环磷酰胺致C57BL/6小鼠斑秃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C57BL/6小鼠斑秃模型,观察骨碎补外用对小鼠毛囊组织学变化和血清细胞间黏附蛋白(ICAM-1)、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水平的影响。[结果]骨碎补外用能使实验性斑秃模型小鼠血清ICAM-1和ELAM-1水平降低,毛囊数增多(P<0.05或P<0.01)。[结论]骨碎补外用能够抑制毛囊进入退行期,对斑秃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菟丝子外用对实验性豚鼠白癜风的药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菟丝子外用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中国药典》增补其“外用消风祛斑”的功效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H2O2化学脱色法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菟丝子1.86,0.93,0.49 g·kg-1外涂40 d对豚鼠皮肤黑色素分布及血浆中酪氨酸酶(TYR)、血清胆碱酯酶(CHE)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响.结果:菟丝子外用对实验性白癜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给药组皮肤黑色素分布含量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菟丝子高、中剂量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5);菟丝子高、中剂量血浆TYR[(30.57±3.39),(24.33±1.89) ng·mL-1]明显高于模型组[(16.43±3.50) ng·mL-1](P<0.01);菟丝子高剂量血清CHE[(94.20±6.73)U·mL-1]明显高于模型组[(86.55±5.61) U·mL-1] (P <0.01);菟丝子高剂量血清MAO[(36.42±3.99) U·mL-1]明显低于模型组[(40.59±4.04)U·mL-1](P<0.05).结论:菟丝子外用对白癜风豚鼠模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云英  刘虹  刘芳  姜佳  张德芹 《中药材》2012,(5):739-74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昆明山海棠中雷公藤吉碱和雷公藤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使用Phenomsil 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30 n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2∶5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雷公藤吉碱进样量在164.96~1649.6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9997;雷公藤次碱在81.76~2044.0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RSD=4.9%,n=6)、93.7%(RSD=3.6%,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昆明山海棠中两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黄云英  韦建勋  孙可 《护理研究》2010,(6):1647-1648
对于创伤后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传统的植皮手术需要在创面植入皮片后加压包扎,手术操作繁琐且加压效果不确定,若术后植皮创面渗出不能及时引流,容易加重或继发感染造成植皮坏死。我科从2008年5月-2009年4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植皮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57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脑卒中病人家属参与早期康复训练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型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病人康复中的重要性.方法 将12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1例,除进行常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外,加强了家属康复知识及家庭护理的健康指导,要求病人家属参与病人早期康复训练的全过程.对照组61例按常规的早期康复训练进行.结果 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家属参与型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蜂胶对6种常见皮肤致病菌苏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 6种受试菌株分别接种到不同的板上, 每块板设置4种不同的浓度及对照组, 12 h后观察蜂胶对各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 评价蜂胶对各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抑菌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下, 蜂胶对同一种受试菌株的敏感程度不同, 抑菌圈大小不同;随着浓度的减小, 抑菌圈逐渐减小, 抑菌活性减弱。在同一浓度下, 蜂胶浓度为10%~20%时, 蜂胶对各受试菌株均表现出较高的抑菌活性;蜂胶对各受试菌株抑菌的强弱顺序为:枯草芽孢杆菌> 苏云杆菌>藤黄微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结论] 蜂胶对6种常见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对苏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为作为外用药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云英  丘德赞  黄晓 《全科护理》2013,11(9):797-79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护理观察要点、对策。[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6月我科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32例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其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后所取得的效果。[结果]术后搬运、脊髓神经损伤、咽喉部水肿、颈深部血肿、植骨块的脱落等是颈前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重视术前训练、密切注意术后病情、及时对症处理等,可以减少颈前路手术后各种早期的并发症,使病人术后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