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t Arn.)是海南大宗地道药材之一,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以及东南亚的印度、越南、新加坡等地均有分布。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妇科、五官科、外科、眼科等,其主要适应症为止血、消炎、解毒等。其中成药制剂主要有裸花紫珠片(海南九芝堂药业有限公司)。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将裸花紫珠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口腔念珠菌感染与带菌者分离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念珠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科室同期住院患者口腔分离的念珠菌菌株242株,采用微量稀释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方案)测定临床菌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结果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9.20%、10.34%、5.75%及0%,非白念珠菌组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9.70%、11.76%、7.35%,1株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结论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有一定的耐药性,无两性霉素B耐药;非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耐药比例高于白念珠菌,尤其是对氟康唑,少数非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出现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3.
就案例式教学法在病毒性肝炎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介绍了案例式教学在病毒性肝炎理论教学应用的具体方法及体会,为案例式教学法在传染病理论教学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临床分型的变化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院临床诊断为肝细胞型DILI患者43例,在入院治疗2周后行肝穿活检,在病理学检查当日再次根据临床指标确定临床分型,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43例临床诊断的肝细胞型DILI患者在肝穿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已显著降低,其R值较入院时也显著下降(19.6±13.6对3.29±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急性炎症型21例,炎症淤胆型22例;在入院时,急性炎症型与炎症淤胆型患者血清ALT、AST、TBIL、ALP和GG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急性炎症型患者R值显著小于炎症淤胆型(13.8±6.2对25.5±16.5,P=0.004),血清TBA水平显著低于炎症淤胆型(61.0±60.8 μmol/L对115.3±80.9μmol/L,P=0.017);入院时诊断为肝细胞型DILI的43例患者在肝穿时仅9例符合肝细胞型临床分型;经ROC曲线分析,以R值等于14.9为截断点,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08,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型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呈动态变化,入院时以较高的R值诊断胆汁淤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自身抗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免疫科收治的112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33例)和中青年组(60岁,79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自身抗体指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老年组患者乏力(54.5%vs78.5%)和恶心呕吐(18.2%vs 39.2%)症状患者显著少于中青年组,肝硬化(36.4%vs 17.7%)及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病(33.3%vs 16.5%)患者显著多于中青年组,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155.2±76.1)×109/L vs (186.2±77.2)×109/L]显著低于中青年组,血尿素氮[(5.1±1.6) vs (4.4±1.3)mmol/L]及血肌酐[(62.1±16.2) vs (57.5±15.1)μmol/L]浓度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核抗体阳性率高于中青年组(87.9%vs 7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组AIH患者合并肝硬化、肝外免疫病的比例高,肾功能降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31例,Ⅲ期29例。临床症状以黄疸(48.3%)、乏力(46.7%)、皮肤瘙痒(45.0%)为主。6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升高29例(4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3例(38.3%),均为轻度升高;血清IgM升高58例(96.7%),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60例(100.0%),M2亚型阳性55例(91.7%)。经过UDCA规范治疗12个月后,ALT、AST、TBIL、ALP、γ-GT、IgA、IgM、Ig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55例达到巴塞罗那生化应答标准,37例达到巴黎生化应答标准。Ⅱ期应答率高于Ⅲ期、巴塞罗那标准评价PBC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高于巴黎标准(P均﹤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7±3.1)kPa vs.(7.8±3.8)kPa,P0.05]。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以乏力、黄疸、瘙痒为常见症状,血清ALP、γ-GT和IgM水平升高,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诊断。UDCA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PBC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8.
黄云丽  李红宾戴虹 《云南医药》2006,27(4):F0004-F0004
病例 男,46岁,云南人。反复发热4月,伴腹痛,少尿1天住我院传染科。患者4月前开始发热,咳嗽,最高体温达40℃。曾经在外院住院诊治,诊断为“AIDS,伴卡氏囊虫病,口腔真菌感染,给甲消唑,氟康唑,克林霉素”等治疗,病情好转,体温一度恢复正常。以后病情反复,再次出现高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少尿,下肢水肿。10年前有冶游史,否认吸毒史及输血史。人院体格检测:一般情况及精神差,双上肢见片状瘀斑,全身皮肤未见溃疡及坏死性皮疹,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IFN诱导的粘病毒抵抗蛋白A(MxA)和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调节区2 (eIF-2α-reg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CHB患者IFN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62例CHB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予IFNα治疗12个月,随访至停药后6个月时评价疗效,分为持续应答和非持续应答。应用PC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方法,检测患者MxA启动子-88、-123位点及eIF-2α-reg2的SNP,并比较SNP与IFN疗效的关系。结果262例CHB患者IFN治疗的应答情况为持续应答50例(19.1%),非持续应答212例(80.9%)。MxA启动子-88位点(G/T),GG型患者与GT型CHB患者IFN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5.3,95%置信区间2.46~11.43,P<0.01);TT型与GT型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4.1, 95%置信区间1.86~9.09,P<0.01)。MxA启动子-123位点(C/A)、eIF-2α-reg2位点(A/G)各基因型及MxA启动子-88与-123组成4种可能的单体型患者IFN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xA启动子-88位点为GT基因型的CHB患者对IFN治疗反应好,可作为IFN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使用IFN和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获得HBsAg血清转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使用IFN和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后出现HBsAg转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32例,转阴后定期随访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HBV DNA于治疗后3~6个月转阴,初治和复治(包括拉米夫定耐药)患者治疗2年均未见病毒学反弹或新的临床耐药出现.HBsAg转换后平均随访13.2个月,2例出现HBsAg复阳,其中1例抗病毒治疗重新获得HBsAg转换,另1例未再治疗,维持在HBeAg转换状态.余30例患者均维持在HBsAg转换状态.7例治疗后(其中3例治疗前、后两次)行肝穿刺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6例肝内HBsAg及HBcAg均阴性,1例HBsAg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者复发;3例治疗前、后对比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均减轻,其中1例由G2S4变为G1S2~3,该例停用IFN后ALT仍异常,余4例有轻度炎性反应和纤维化.转阴模式有三种,转阴顺序为HBV DNA→HBeAg→HBsAg,占59%(19/32例);HBeAg和HBsAg同步转阴,占31%(10/32例);HBsAg先于HBeAg转阴,占9%(3/32例).治疗1年时血清HBsAg滴度71.4%(15/21例)<100 COI;63.6%(7/11例)<250 IU/L.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基本上同IFN单药治疗.结论 联合治疗和延长疗程是获得HBsAg血清转换的关键.肝组织内HBsAg阳性和血清抗-HBs低水平者易复发.疗程1年时血清HBsAg滴度<100 COI或<250 IU/L可能是HBsAg易转阴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