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初步建立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范围。方法使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49例无神经系统疾病人群脑脊液和血液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3+CD69+)百分比水平。结果 (1)正常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以T辅助细胞(CD3+CD4+T细胞)为主。T辅助细胞平均占脑脊液T淋巴细胞总数的68.27%,参考范围为54.77%~81.77%。T抑制细胞(CD3+CD8+T细胞)平均占脑脊液T淋巴细胞总数的31.73%,参考范围为18.23%~45.23%。活化T细胞(CD3+CD69+T细胞)平均占脑脊液T淋巴细胞总数的2.76%,参考范围为0.29%~26.29%。脑脊液CD4/CD8比值平均为2.21,参考范围为1.16~4.21。脑脊液的T辅助细胞百分比、活化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高于血液,T抑制细胞百分比低于血液(P<0.05)。(2)脑脊液与血液各T淋巴细胞亚群在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脑脊液和血液各T淋巴细胞亚群在男女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文初步建立了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参考范围;正常脑脊液T淋巴细胞中以T辅助细胞为主,且其亚群分布特点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不同。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量化评价血管迷走性晕厥血压下降过程中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用于在晕厥相关症状出现前预测其发生。方法 选取20位直立倾斜试验证实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另选取20名正常对照者。所有被试在直立倾斜试验前都要平卧30 min,同时使用TCD 2 MHz Doppler监测探头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心电监护监测心率,使用连续每搏血压监测指端无创连续血压。在进行10 min基线数据采集后,被试继续进行70°直立倾斜试验,每位被试至少直立30 min,或在30 min内出现晕厥发作或晕厥前兆时或当被试出现突发血压下降≥20 mmHg时终止检查。利用多模态血流血压分析(multimodal pressure-flow analysis,MMPF)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时相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进行分析。利用信号分析的方法将脑血流信号记录中的重搏切迹深度量化测量,定义新的预测参数晕厥指数(syncope index,SI)用于评估血压变化时的脑血管张力。结果 病例组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时的晕厥指数与倾斜试验开始时的基线数值相比存在明显下降(0.16±0.10 vs. 0.27±0.10,P<0.01), 而对照组在倾斜试验结束时的晕厥指数与倾斜试验开始时的基线数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组的患者,在晕厥发生前3 min,搏动指数与基线数据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但晕厥指数已出现明显下降(0.23±0.07 vs.0.29±0.07,P<0.01)。结论 当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时脑血流动态调节功能衰竭,小血管张力的丧失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丧失是相关的;晕厥指数可以作为提前预测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的一个有用的参数。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FEES检查,以食物渗漏、穿透、误吸和潴留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误吸患者及无误吸患者的肺炎发生情况,根据FEES检查结果 对患者进食途径给予相应的建议.结果 FEES检查显示,入组的95例患者中有45例存在食物渗漏,34例存在穿透,47例存在误吸,53例存在潴留;检查中出现误吸的患者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误吸的患者(分别为5.5%和O%,P<0.001,OR=1.343,95%CI为1.136~1.588).根据FEES检查结果 ,建议34例患者可正常经口进食,27例患者需要接受代偿性治疗措施,34例患者需要鼻饲饮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鼻出血、气道痉挛和心率血压骤然变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FEES检查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诊断和处理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观察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手术和介入治疗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行手术和介入治疗的SSS患者 3 6例 ,包括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 15例 ,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搭桥术 (搭桥 ) 18例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支架 ) 3例。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查 ,2例PTA治疗患者行术中大脑后动脉 (PCA)血流监测。结果 ①术前TCD改变 :病变同侧椎动脉 (VA)完全反向 ( 2 0例 )或双向 ( 16例 ) ,无纯正向血流 ;11例基底动脉 (BA)、6例PCA呈双向或反向 ,其余均为正向血流 ;病变对侧VA呈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的高阻力频谱。②术后TCD改变 :除失败的 1例VA为双向血流外 ,其余VA、BA和PCA均为正向 ,VA正向者中有 12例束臂试验后血流速度有部分下降 ,但不出现反向血流 ;病变对侧VA血流频谱恢复正常 ;2例PTA术中监测PCA ,随着球囊扩张次数的增加 ,残余狭窄程度的减轻 ,PCA血流由反向变为双向最后变成正向。③平均随诊 2 5个月 ,5例复发 ,TCD测到4例VA反向血流 ,1例治疗对侧VA双向血流。结论 TCD是观察SSS现象及窃血程度的敏感方法 ,且能判断颅内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受影响的情况 ,因此能准确地评价治疗效果并可用于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中国脑卒中管理质量评估登记研究(China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roke Care and Treatment)数据库中TOAST分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3410例,其中低体质量组(BMI18.5kg/m~2)182例、正常体质量组(BMI 18.5~23.9kg/m~2)1639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212例和肥胖组(BMI≥28.0kg/m~2)377例。终点事件包括12个月时全因死亡、死亡或严重残疾、感染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结果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低体质量组12个月时累计全因死亡率升高(19.1%vs 6.7%,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变化无显著差异(6.0%和3.8%vs 6.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正常体质量组为参照,低体质量组12个月累计全因死亡(HR=1.91,95%CI:1.22~2.98,P=0.004)、12个月时死亡或严重残疾(OR=1.50,95%CI:1.05~2.14,P=0.026)及感染并发症(OR=1.92,95%CI:1.21~3.06,P=0.006)的风险更高,脑卒中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发生上述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低体质量伴随脑卒中预后不良风险升高,但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46.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在卒中后误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在卒中后误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SSA筛查和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以FEES检查为金标准,计算SSA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比SSA筛查阳性患者和SSA筛查阴性患者的肺炎发生率.结果 SSA对卒中后误吸诊断的灵敏度为95.0%,特异度53.7%,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值91.7%.SSA筛查阳性患者的肺炎发生率高于SSA阴性患者(P<0.05).结论 SSA在卒中后误吸的评估中是一个有价值的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FEES检查,以食物渗漏、穿透、误吸和潴留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误吸患者及无误吸患者的肺炎发生情况,根据FEES检查结果 对患者进食途径给予相应的建议.结果 FEES检查显示,入组的95例患者中有45例存在食物渗漏,34例存在穿透,47例存在误吸,53例存在潴留;检查中出现误吸的患者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误吸的患者(分别为5.5%和O%,P<0.001,OR=1.343,95%CI为1.136~1.588).根据FEES检查结果 ,建议34例患者可正常经口进食,27例患者需要接受代偿性治疗措施,34例患者需要鼻饲饮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鼻出血、气道痉挛和心率血压骤然变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FEES检查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诊断和处理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48.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登工或不合并颅内血管狭窄对侧支循环的影响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将DSA检查证实的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56例分成两 ;单纯ICA病变为组Ⅰ29例;合并颅内血管狭窄为组Ⅱ27例、TCD判断侧支循环的标准;(1)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狭窄同侧大脑前动脉(ACA)反向,对侧ACA血流速增  相似文献   
49.
颈动脉狭窄的超声,影像学及手术所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观察颈部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性质和颅内侧枝循环建立,比较无创检查和有创检查所见,及其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用经颅多普勒、彩超、血管造影、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确定颈部血管狭窄部位、程度、性质,以及颅内血管受累和颅内侧枝循环建立情况,并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共收集患者8例。血管造影发现血管狭窄单侧5例,双侧3例,其中5例同时有多条血管狭窄。超声发现血管狭窄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在术前出现脑梗塞3例。与血管造影比较,彩超容易低估高度狭窄血管的狭窄程度,但是对轻度狭窄和局部斑块形成,血管造影容易漏诊。同时观察颅内血管狭窄和侧枝循环情况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决定治疗方案。对高度狭窄、颅内侧枝循环不健全以及颈部血管狭窄部位的低回声或混杂回声的患者应及时手术,以免发展成脑梗塞。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FEES检查,以食物渗漏、穿透、误吸和潴留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误吸患者及无误吸患者的肺炎发生情况,根据FEES检查结果 对患者进食途径给予相应的建议.结果 FEES检查显示,入组的95例患者中有45例存在食物渗漏,34例存在穿透,47例存在误吸,53例存在潴留;检查中出现误吸的患者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误吸的患者(分别为5.5%和O%,P<0.001,OR=1.343,95%CI为1.136~1.588).根据FEES检查结果 ,建议34例患者可正常经口进食,27例患者需要接受代偿性治疗措施,34例患者需要鼻饲饮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鼻出血、气道痉挛和心率血压骤然变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FEES检查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诊断和处理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