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如今循证医学已经成为脑卒中治疗的"金标准",需要每位医生严格遵守.许多大药厂不惜投入巨额"研究经费",为临床医学提供循证依据.每年都有一些"里程碑"式的研究结果发表,推动脑卒中指南逐年更新.医生也很注意学习最新的指南,希望不要落伍.有些医生甚至认为读懂"指南"就可以看病治病了,只要不断跟着指南走,就是走在该领域的前沿.  相似文献   
212.
新闻背景: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牵头、国内十余家医院历时3年完成的《西洛它唑作为阿司匹林以外的另一个抗血小板药:随机双盲多中心预试验》,发表在今年第六期《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上。该研究结果显示,西洛它唑预防卒中的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是出血发作明显降低,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213.
21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改变特点与临床生理指标、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急性脑卒中对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55例(观察组),进行有关临床指标检查和不同时刻CRP的测定。另选在门诊的非脑血管病患者30例(对照组),测定CRP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CRP动态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69~0.0006),发病初期CRP的变化与WBC计数、血糖、胆固醇变化显著相关,随后的增高则与年龄、甘油三酯、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有关,与格拉斯哥意识评分和巴塞尔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CRP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机体损伤的实际状况,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但这种变化会受到血液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5.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展,脑白质病变(WML)的检出越来越多。从1987年Hachinski首次描述CT为白质疏松到Mill的脑白质高信号(WMH)均系影像学对WML的诊断名称,临床上WML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那些有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人。由于年龄是其最强的相关因素,1998年欧洲多国协作研究工作组提议用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来描述这种病变。以前认为它是一种老年伴发的良性改变,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WNL与脑卒中、认知功能下降、痴呆有密切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10例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下的粥样硬化斑块标本,以10例正常颈内动脉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NOS、iNOS及HO-1在两组颈动脉内的表达,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eNOS在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较正常颈动脉表达明显减弱(P<0.001);(2)iNOS在正常颈动脉中没有表达,但在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平滑肌细胞以及泡沫细胞中有明显表达;(3)HO-1仅在正常颈动脉内皮细胞中表达,而在粥样硬化斑块中,HO-1不仅在内皮细胞中表达,而且在平滑肌细胞以及泡沫细胞中也有较高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其表达明显增高(P<0.001);(4)统计分析显示:eNOS阳性表达与iNOS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680,P<0.001),iNOS阳性表达与HO-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898,P<0.001),eNOS阳性表达与HO-1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713,P<0.001).结论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eNOS产生减少而iNOS和HO-1产生增多,一氧化氮合酶及血红素氧化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显示互补及代偿性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7.
目的 探讨椎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6例表现为急性后循环障碍导致脑缺血的患者,经询问病史、体检、常规检查及DSA、MRI、MRA及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总结临床上椎动脉夹层的诊疗过程.结果 起病时有突发颈、枕痛者4例,发病时全部伴有眩晕或头晕,临床上2例表现为Wallenberg综合征;3例有明确颈部外伤史;影像学特点:DSA示椎动脉闭塞或狭窄,MRI示壁内血肿,颈部血管超声示残端样血流信号或线样血流,未发现有血管内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例椎动脉夹层中5例发生在颅外段;平均随诊26个月,经过抗凝治疗,改良的Rankin Scale评分分别由病初的4、4、4.2、2,2分提高到随诊时的4、3、2、1、0、1分,经配对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P=0.038).结论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有特殊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经长期抗凝治疗,血管可以再通,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18.
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卒中是人类三大致命疾病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 ,排名第二 ,每年约为 15 6/10万人口。在一些大城市则高居首位。全国现有 5 0 0万卒中生存者 ,75 %以上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美国有 4 4 0万卒中的生存者。各国的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 ,发病年龄不断提前。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近 10年来医学界发现更多的无症状脑梗死病例。病人可能完全没有临床症状 ,只在头颅CT和MRI检查时意外发现。或者有一些非特异的异常表现 ,诸如认知障碍、情绪紊乱、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等。说明实际卒中发病率远比临床所见要高。这些病变常常分布…  相似文献   
219.
脑内出血病因及影响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 ,近年来发现脑内出血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致病的结果 ,本文综述近期有关脑内出血病因、危险因素研究 ,同时还涉及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这对于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