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7篇 |
免费 | 132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09篇 |
口腔科学 | 38篇 |
临床医学 | 229篇 |
内科学 | 159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48篇 |
外科学 | 84篇 |
综合类 | 476篇 |
预防医学 | 250篇 |
眼科学 | 39篇 |
药学 | 314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77篇 |
肿瘤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各种X线表现。方法收集临床2000年3月~2005年12月资料完整的病例161例,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胸部钝伤X线表现有肋骨骨折、肺挫伤、创伤性湿肺、血气胸、肺内血肿,其中肋骨骨折和肺挫伤多见。刀刺伤表现有血气胸、肺撕裂伤,其中以血气胸多见。结论肺挫伤多发生于直接致伤部位,伤后立即出现,创伤性湿肺一般出现较晚,且多不在直接致伤处,应注意到迟发性血气胸在胸部创伤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早期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d后,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游离胆红素、PCT、CysC、IL-6以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基础上实施间歇性蓝光照射,比持续蓝光照射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分析布鲁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以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我院感染科收治的9例布鲁菌病,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多汗、乏力,其中5例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分别伴有脑膜炎、关节痛、尿路感染、睾丸炎和游走性肌痛表现.血培养阳性5例,血清抗体阳性9例.9例患者经内科积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考虑布鲁菌病可能,血培养和血清抗体检测是有效的诊断手段.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庆大霉素或利福平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5.
136.
目的:探讨护士如何在护理管理中避免病人的护理投诉。方法:加强学习,提高护士的修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拒收红包,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结果:未发生一例护理投诉,病人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们提高了自身素质和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37.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腹内疝患者病历资料,观察多层螺旋CT在诊断腹内疝分型、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分型诊断准确率为60%,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2%。先天性腹内疝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获得性腹内疝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连束带疝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腹内疝的分级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在分型诊断中,多层螺旋CT对先天性腹内疝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目的探讨PRK术中角膜切削中心位的确定。方法术中观察激光射头内固视灯的映光点与角膜中心的吻合情况。结果173眼PRK病人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激光发射头内患眼固视灯的映光点68.8%的患眼位于瞳孔中心,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离。85.2%患眼映光点偏离瞳孔中心<0.6mm(为切削直径6.0mm的10%),其余偏离≥10%,最大偏离为1.1mm。偏上方(尤其颞上方)稍多(55.6%),鼻侧与颞侧无显著差异。以瞳孔中心为角膜切中心点进行屈光切削,术后半年复查视力,映光点位于瞳孔中心组与偏离中心组无显著差异。术后切削偏中心发生的比例及程度,两组亦无显著差异。结论瞳孔中心为屈光切削的中心点,固视灯的映光点仅作参照标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