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95篇 |
免费 | 185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篇 |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16篇 |
基础医学 | 128篇 |
口腔科学 | 37篇 |
临床医学 | 650篇 |
内科学 | 252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272篇 |
特种医学 | 199篇 |
外科学 | 229篇 |
综合类 | 1177篇 |
预防医学 | 492篇 |
眼科学 | 41篇 |
药学 | 413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32篇 |
肿瘤学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203篇 |
2011年 | 254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231篇 |
2007年 | 200篇 |
2006年 | 209篇 |
2005年 | 204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24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6篇 |
1975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黄芪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内皮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内皮细胞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游泳训练,测定其循环内皮细胞数(CEC)、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并采用电镜观察其心肌超微结构。结果:(1)大运动量训练后,大鼠CEC增多,血浆ET含量上升,血清NO含量下降,心肌结构受损。(2)黄芪使大鼠大运动量训练后CEC减少,血浆ET含量下降,血清NO含量升高,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受损减轻。结果提示:黄芪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内皮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3.
154.
目的探讨磺达肝癸钠对高脂血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微循环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以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为研究对象,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高脂血症组(n=15),两组均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此外治疗组通过将0.1 m L/100 g体重的5%的牛黄胆酸钠溶液注入胰胆管内制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并在建模后0 h、6 h、12 h、18 h注射0.2 m L/100 g次璜达肝癸钠。两组建模后均禁食、禁饮并行2 m L/100 g生理盐水补液。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 h取静脉血用于血清IFN-γ、TNF-α,IL-6和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并在治疗前、治疗6 h、12 h和24 h检查比较两组胰体头部和尾部微区血流量。两组建模24 h后均处死剖腹,观察腹腔内组织和胰腺情况,并切除十二指肠内侧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与高脂血症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FN-γ、TNF-α,IL-6和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4 h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与高脂血症组比较,治疗组治疗6 h、12 h和24 h胰体头部和尾部微区血流量均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前、治疗6 h、12 h和24 h胰体头部和尾部微区血流量则升高(P0.05)。治疗组水肿、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等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可改善大鼠微循环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上述指标风险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及上级医院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32例,根据术后随访6个月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12例)和未复发组(120例);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临床特征资料,并将证实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评估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132例术后随访6个月内复发12例,复发率为9.09%;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69.0(7.0,158.0) d。两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情况、突出部位显著极外侧比例、Modic病变严重程度情况、椎间盘高度指数、突出物基底部宽度、术后纤维环破口水平及椎间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突出基底部宽度增加、Modic病变程度加重及椎间孔面积缩小均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156.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产物.当创伤修复过程发生异常时,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大量沉积,发生真皮组织过度增厚,形成病理性瘢痕,包括肥大性瘢痕和瘢痕疙瘩.随着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的积累,病理性瘢痕的疗法越来越多样化与个体化,但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7.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因进展期胃癌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路径组133例(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非路径组52例(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路径组采取基于加速康复外科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路径模式,非路径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模式,对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术后死亡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间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路径组总住院日为(23.5±6.5)d、术后住院日为(12.6±2.6)d,较非路径组的(26.5±7.6)d和(14.0±2.8)d明显缩短(P0.01);路径组住院费用为(46 610±6 460)元,明显低于非路径组的(51 546±6 780)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路径模式能够明显降低进展期胃癌手术病人的总住院日、术后住院日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止血带是否会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而加重各项不良并发症。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52例拟行初次TKA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分为2组:使用止血带组(A组)和未使用止血带组(B组),每组26例。A组:男11例,女15例;年龄69 ~ 76岁,平均72.5岁。B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67 ~ 77岁,平均72.9岁。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股四头肌活检观测股四头肌肌肉的病理改变,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及肌力。结果 A组病理切片示股四头肌溶解,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B组为正常肌肉组织。A组术后1、3、7及14d小腿肿胀程度、膝关节周径及股四头肌肿胀程度的增加率均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h、1d、3d、5d、7 dVA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4d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d、7d、14d及1个月膝关节自主活动度均高于A组,术后1、3、7、14d直腿抬高度数也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中使用止血带可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而加重各项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9.
胃癌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位点(T/C)多态性和-1661位点(A/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中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183例胃癌患者和116例中国汉族正常对照者进行CTLA-4基因-1722位点和-1661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患者CTLA-4基因-1661位点AA基因型频率,-1661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65.6%vs84.5%;P〈0.01;odds ratio=0.3499;95%CI=0.1943—0.6299;81.1%vs91.8%;P〈0.01;odds ratio=2.6040;95%CI=1.521—4.458)。结论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位点A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胃癌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2000年至2005年,我们共施行LC 963例,术中发生100 ml以上出血共25例(2.6%)。现对LC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5例,女20例。年龄22~76岁,平均52岁。胆囊结石2例,结石性胆囊炎2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例。合并高血压病史8例,糖尿病3例,肝硬化3例(肝功能为Child A级),凝血功能轻度异常2例(PT、TT超过正常值3 s)。术中见急性胆囊炎症改变5例,慢性炎症改变17例。2.方法:腹腔镜止血23例,其中电凝止血8例,电凝、钛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