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肠道滞留异物的体会。方法对65例胃肠道滞留异物诊断、手术和围手术期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65例患者中2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伤口裂开,其余无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13.5d,无死亡病例。结论胃肠道滞留异物应早期诊断和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获得痊愈并避免损伤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2.
1 中医对冻疮发病机制的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冻疮乃皮肤肌肉受严寒侵袭,气血运行不畅致气血凝滞而成;平素气血衰弱或疲劳过度,暴热着冻,暴冻着热也会使本病生成.故中医临床治疗以化瘀消肿,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主.冻疮古称之为"涿",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当时已记载有外洗,外敷,按摩等多种外治方法.隋<诸病源候论>始称其为"冻疮","烂冻疮",并阐明其病因病机:"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涩,因即涿冻,焮赤疼痛,便成冻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炎湿疹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炎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复方氟米松软膏表现出了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多形日光疹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例多形日光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予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7%优于对照组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和对照组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形日光疹的临床治疗中,相较单纯的西替利嗪治疗而言,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