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鼻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发作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作与鼻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72例哮喘发作期患儿进行鼻病毒(RV)检测,并进行不同年龄组病原分布情况比较,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结果:72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中检出RV阳性病例29例(27.8%),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3岁以上年龄组RV感染率为51.9%(27/52),明显高于3岁以下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儿哮喘发作与RV感染密切相关,RSV是诱发3岁以上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沙丁胺醇、丙酸氟替卡松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为 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既往治疗方法多为抗病毒、氧疗、短期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本文应用沙丁胺醇溶液 (万托林 ) (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 :C0 7195 0 )和丙酸氟替卡松 (辅舒酮 ) (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 :D0 36 32 7)吸入佐治小儿毛支 ,疗效显著。现将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2 0 0 2年 3~ 12月我科收治的毛支患儿 96例 ,均符合毛支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4 8例。年龄 3~ 18个月 ;男 5 2例 ,女 4 4例。两组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  相似文献   
83.
小儿脑梗塞36例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从1984年1月至1986年12月临床诊治并经CT扫描证实的36例小儿脑梗塞临床与CT表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66.7%),女12例(33.3%)。1~3岁1例(2.8%),4~7岁16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与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112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采用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GINA 方案治疗组患儿按 GINA 方案治疗。分别于用药后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评价及 C-ACT 评分。临床评价指标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次数、喘息发作次数、应用急救药次数、因喘息住院次数。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较 GINA方案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次数及喘息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P <0.05),C-ACT 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16例(轻度腹泻),其中观察组7例(1.15%), GINA 方案治疗组9例(1.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哮喘患儿,能明显减少其呼吸道感染及喘息发作的次数,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更好地达到哮喘控制的目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5.
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哮喘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IL-4及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 各组血清IL-4水平(pg/ml)分别为114.23±15.00、151.17±19.04、134.67±13.44,哮喘组IL-4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IL-4含量低于哮喘组,P<0.05.各组血清IFN-γ水平(pg/ml)分别为29.34±6.84、17.16±4.43、23.34±5.79,哮喘组IFN-γ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IFN-γ含量高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较正常对照组肺组织GATA-3 mRNA表达明显增强,NGF阻断组肺组织GATA-3 mRNA表达较哮喘组减弱,P<0.05,结论 NGF可能通过对GATA-3表达的增强参与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IL-25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将3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的哮喘模型组(A组),OVA)致敏、激发并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10只。于末次激发后24h后各组小鼠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25、IFN-γ及IL-4水平。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结果 1、B组多数小鼠未见明显行为学异常反应,肺组织病理损害较A组明显减轻,BALF中EOS计数(126.2±10.8)×103/L亦显著低于A组(324.7±13.6)×103/L(P〈0.01)。2、A组小鼠血清IL-25、IL-4水平[(80.66±3.06)pg/ml,(124.7±4.13)pg/m]均高于C组[(46.25±1.90)pg/ml,(32.73±2.20)pg/ml],IFN-γ水平[(45.25±5.34)pg/ml]低于C组[(80.56±2.49)pg/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均高于C组(P〈0.01),B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均低于A组(P〈0.01)。A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表达量与BALF中EOS计数呈正相关(r=0.901,P〈0.01)。结论 IL-25参与了哮喘小鼠的发病,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促炎作用,其促进哮喘发病的作用可以被激素抑制。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川崎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诊治的4例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发病后5~8天出现血小板下降,且下降的数值不固定,平均血小板数值为47.5×109/L,发病后9~12天血小板恢复正常;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几率为50%,病情多较重,病变累及多个脏器,误诊率及延误诊治的几率高。结论: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川崎病发生多系统并发症的几率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病程早期即出现血小板减少、全身多脏器损伤的病例,要考虑重型川崎病的可能,早期给予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患儿,依据哮喘控制测试(ACT或C-ACT)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三组,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测定。结果:三组间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间存在关联,可作为评价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9.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3月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儿内一科收治的64例难治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抗感染、祛痰、对症及支持等常规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及注药。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影像学恢复正常时间(包括胸片及/或肺CT)、平均住院日及留有肺不张等后遗症例数。结果:两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组在上述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0.
哮喘患儿PBMC中β_2AR和IL-12基因mRNA表达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2受体(β2AR)和IL-12基因mRNA表达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白三烯受体(CysLT1-Receptor)基因表达水平与IL-12、β2AR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及儿童哮喘发作程度与β2AR和IL-1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提取哮喘儿童外周血白细胞,调取相关基因,对电泳结果通过电泳凝胶定位成像仪成像,应用1D-凝胶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哮喘组患儿白细胞IL-12、β2A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哮喘发作时IL-12基因表达与β2AR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34,P=0.001),与CysLT1-Receptor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0.92,P=0.001);β2AR与CysLT1-Receptor呈负相关(r=-0.85,P=0.003)。IL-12基因表达与哮喘发作程度无关(P=0.16);β2AR基因的表达与哮喘发作程度呈负相关(P=0.003)。结论IL-12、β2AR和CysLT1-Receptor基因在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IL-12基因表达与哮喘的发作程度无关,β2AR基因表达与哮喘的发作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